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设计实验和数据分析是学习化学重要的能力。 ①利用酚酞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合理设计...

设计实验和数据分析是学习化学重要的能力。

利用酚酞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合理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同浓度的浓盐酸敞口放置比密封的浓度变小了。_____

乙同学取20%的氢氧化钠溶液20.00g,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得到18.80g溶液,将变质后溶液加热蒸干,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a,求a的取值范围_____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同一氢氧化钠溶液等量,分别加入相同滴数的酚酞试液,然后分别滴入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和密封放置的浓盐酸,直到溶液恰好红色消失,记录所加盐酸的滴数,滴数越多证明浓度越低。 4.00~5.30。 【解析】 ①涉及实验注意控制变量,以便对比; ②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生成的碳酸钠的质量,进而确定a 的取值范围。 ①利用酚酞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合理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同浓度的浓盐酸敞口放置比密封的浓度变小了,则需要控制变量以便进行对比。具体操作为: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同一氢氧化钠溶液等量,分别加入相同滴数的酚酞试液,然后分别滴入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和密封放置的浓盐酸,直到溶液恰好红色消失,记录所加盐酸的滴数,滴数越多证明浓度越低。 ②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0%×20.00g=4.00g 设氢氧化钠完全变质生成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x=5.30g 由于是部分变质,所以a介于4.00g与5.30之间。 所以a为4.00∽5.30 故答案为: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同一氢氧化钠溶液等量,分别加入相同滴数的酚酞试液,然后分别滴入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和密封放置的浓盐酸,直到溶液恰好红色消失,记录所加盐酸的滴数,滴数越多证明浓度越低。 ②4.00∽5.30。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奥运五环中ABCDE为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氧化铁、水中的一种,且相连环内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E是常见的溶剂。请回答:

1D物质的固体名称_____

2AB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写出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

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 (填“甲”或“乙”)。

2)某同学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三种溶液,在ABC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 C中再加入25g 甲,充分搅拌,恢复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精确到0.1%)。

3)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乙(填“<”“=”或“>”)。

 

查看答案

在通常状态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得到氨水

(1)如图甲所示,AB试管中各有一团用无色酚酞试液湿润过的棉花,实验前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实验时,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试管的棉花上,观察到棉花变红,说明氨水呈碱性。再打开止水夹,几秒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说明氨气分子在运动。

(2)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3O2 2N2+6H2O,把图乙中第三个方框补充完整_______

 

查看答案

小梅同学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看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瓶壁上有黑色物质生成,她认为这种黑色物质是碳单质。在上述过程中,小梅运用的三个科学方法是_____。为什么镁化学性质这样活泼呢?小梅通过分析镁原子结构示意图,找到了答案,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

(科普阅读理解)《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多。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通过光催化可将H2OCO2转化为H2COCH4CH3OH(甲醇)等太阳能燃料。

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将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发电。我国研发的“柔性纤维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能、风能是_____能源。

A 可再生  B 清洁  C 化石

2H2OCO2转化得到的太阳能燃料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该过程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B 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

C 石油和煤属于可再生能源                D 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