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石灰石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活性CaO。为测定...

石灰石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活性CaO。为测定不同煅烧温度对CaO活性的影响,取石灰石样品分为三等份,在同一设备中分别于800℃900℃1000℃条件下煅烧,所得固体分别与等质量的水完全反应,测得反应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CaO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

B 实验中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C 由图可知,800℃煅烧所得CaO活性最高

D 要得出正确结论,煅烧时还需控制的条件是煅烧的时间相同

2)工业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并制取石膏(主要成分为硫酸钙)。简易流程如下图,主要的反应为:2CaCO3+2SO2+O2==2CaSO4+2X。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_____,硫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的变化为_____

②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主要为了_____(填序号)。

A 减缓温室效应        B 减少酸雨形成        C 防止破坏臭氧层

③请你列式计算:按上述方法处理2000吨废气中的二氧化硫,至少需要含5吨碳酸钙的石灰石浆参加反应。求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分数。_____

 

B、C CO2 +4→+6 B 0.16% 【解析】 (1)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故A正确; B、碳酸钙高温分解属于分解反应,氧化钙和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 C、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900℃时所得CaO活性最高,故C错误; D、要得出正确结论,煅烧时还需控制的条件是煅烧时的时间,故D正确。 故选:B。 (2)流程中石灰石加水制成石灰石浆的目的是便于吸收二氧化硫,根据2CaCO3+2SO2+O2═2CaSO4+2x可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每个x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所以x是二氧化碳.化学式是:CO2; 硫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为+4,反应后为+6,反应前后的变化为由+4变为+6; (2)A、温室效应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形成的,与二氧化硫的排放无关,故选项错误. B、煤等燃料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溶于水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与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关,故选项正确. C、臭氧层破坏是含氟制冷剂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的,与二氧化硫的排放无关,故选项错误. (3)设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则 解得:x=3.2t 废气中SO2的质量分数= ×100%=0.16% 答案:(1)便于吸收二氧化硫;CO2,由+4变为+6;(2)B;(3)废气中SO2的质量分数为0.16%.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验证水的组成元素及探究水在电极端所发生的变化,兴趣小组用如图1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可认为在电解水过程中不反应,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验证水的组成元素

步骤一: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含少量Na2SO4)至充满管a和管b,关闭活塞,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

步骤二:检验管中气体。

1)电解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

2)用燃着的木条分别置于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若观察到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则证明气体为H2;若观察到_____,则证明气体为O2

3)若要确定水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需要测定_____

.探究水在电极端所发生的变化

步骤一:向装置中重新加滴有酚酞的水(含少量Na2SO4)至充满管a和管b,保持活塞打开,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

1)实验中发现管b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管a电极附近的溶液仍为无色,用pH试纸测定管a电极附近的溶液,pH小于7。说明管a电极附近的溶液呈_____性(选填),管b电极附近的溶液呈碱性。

2)图2中能表示电解时管b中水在电极端所发生变化的结果的是_____(填对应选项的字母)。

 

查看答案

Mg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厂以一种镁矿石(主要成分为SiO2MgCO3,还含有少量FeCO3,其它成分忽略)为原料制备MgSO4•7H2O的主要流程如图:

查阅资料:①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阳离子

Mg2+

Fe2+

Fe3+

开始沉淀时的pH

9.1

7.6

1.9

沉淀完全时的pH

11.1

9.7

3.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MgCO3溶于稀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为了让镁矿石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提高原料利用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填字母)。

A 将镁矿石粉碎        B 降低反应温度        C 用稀硫酸多次浸泡

3溶液A”中加入H2O2溶液会生成Fe2SO4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选用MgO调节pH使Fe3+转化为沉淀,而不选用NaOH的原因是_____

5)加氧化镁调节后溶液的pH范围是_____(用不等式表示)。

 

查看答案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装置C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如果收集的氧气将用于做铁丝燃烧实验,则收集装置最好选用_____(在A~E中选填字母);若用F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则应将氧气从_____(填“a“b)通入。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用发生装置_____(填字母),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GJ所示装置对氨气的制取、性质进行探究。

①装置H的作用是_____

②根据氨气的性质,J处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_____。(填“K”“L”“M”

 

查看答案

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l)下表是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信息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氢氧化钙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8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温至40℃,所得溶液是氢氧化钙的_____(填饱和不饱和)溶液。

60℃硝酸钾饱和溶液105g,若降温至20℃,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是_____

20℃时,将20gNaCl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④向2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至20℃,此时溶液中钙离子数目比加入生石灰前溶液中钙离子数目_____(填增大”“不变减小);溶液中钙离子浓度比加入生石灰前溶液中钙离子浓度_____(填增大”“不变减小)。

⑤从硝酸钾和氯化钠(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硝酸钾的方法是_____(填蒸发结晶降温结晶)。

2)列式计算:100g1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0.9%的生理盐水,需要加水多少亳升?_____(水的密度为1.0g·mL-1)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_____

2)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_____

3)在高温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_____

4)酒精(C2H6O)完全燃烧:_____

5)硫酸与氨水中和生成硫酸铵和水: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