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下列关于合金及纯金属的各项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 含碳量:生铁>钢 B. 抗腐蚀能力:不锈钢>纯铁
C. 硬度:纯铜>黄铜 D. 熔点:纯锡>武德合金
图中A、B、C、D是立在水田中的电线杆的铁丝拉线的四个部位,其中最容易生锈的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及元素名称、符号均正确的一组是
A.金Au>银Ag>铜Cu B.钾K>钙Ca>钠Na
C.锌Zn>铁Fe>贡Hg D.铝Cl>镁Mg >锌Zn
单质金的性质有:①美丽的光泽;②较好的导电性;③很好的延展性;④很强的耐腐蚀性。经常被人们加工成饰品是利用了金具有的哪些性质( )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铁水铸锅 B. 石蜡熔化 C. 钢铁生锈 D. 水的蒸发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酸碱盐为专题进行了以下几个探究实验。
(1)如图1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酸与碱反应的实验,请回答: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过程没有明显现象,他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要确定反应后溶液的成分,可供选用的试剂有:石蕊溶液、氧化铜固体、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你认为什么试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
(2)在做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中,某同学误将氢氧化钠溶液当成酸滴加到金属铝中,结果发现也有气泡产生,查阅资料可知: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 NaAlO2),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某化学小组通过以下在溶液中进行的实验,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a.HCl与Ca(OH)2
b.H2SO4与K2CO3
c.NaOH与CuSO4
d.Ba(NO3)2与Na2SO4
e.Na2CO3与KOH
①以上实验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___。
②实验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4)如图2是某同学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
上述操作中有一步错误,该错误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7%(“>”、“<”或“=”);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
(5)为测定部分变质的烧碱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该固体样品10g,加入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57.8g。计算: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