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和作图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结合材料所绘图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格与图象均能反映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表格比图像更直观体现变化规律
B. 由表格数据可知,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影响
C. 40℃时,将50g 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酒精中都能得到饱和溶液
D. 40℃时,将CO2通入饱和的NaOH酒精溶液中有沉淀生成
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 | 操作 |
A | Na2CO3晶体 | NaHCO3 | 稀HCl | 结晶 |
B | KCl | MnO2 | H2O | 溶解、过滤、结晶 |
C | N2 | O2 | Cu | 加热 |
D | NaCl溶液 | Na2SO4 | 适量BaCl2溶液 | 过滤 |
A. A B. B C. C D. D
下列制取气体所用物质和装置均正确的是
A. 制取CO2 B. 制取氢气 C. 制取氧气 D. 制取CO2
下列各物质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①③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A. 隔绝氧气 B. 撤离可燃物
C.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 无法判断
某净水丸分内外两层,对饮用水有杀菌消毒作用。使用时直接将它投入适量水中,外层的优氯净(C3O3N3Cl2Na)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几分钟后内层的亚硫酸钠(Na2SO3)会将水中的余氯(HClO等)除去。下列关于净水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优氯净(C3O3N3Cl2Na)属于有机物 B. 优氯净由5种元素组成
C. 除去余氯的反应之一:Na2SO3 + HClO == Na2SO4 + HCl,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次氯酸(HClO)杀菌消毒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