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某化学实验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某化学实验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参与他们进行的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全部是NaOH;

猜想Ⅱ:全部是Na2CO3

猜想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与探究】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步骤一: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若实验过程中始终没有气泡产生

则证明猜想___成立

步骤二: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若实验过程中产生___________

则证明猜想Ⅱ或Ⅲ成立,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1)设计如下实验

(2)为了进一步验证猜想结果,小明同学提出了如下实验方案:在完成步骤二的实验后,过滤,然后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酚酞变红,则猜想Ⅲ成立;若酚酞不变红,则猜想Ⅱ成立

小华同学立即对小明同学的方案提出了质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因此氯化钡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碳酸钠溶液呈_____(”),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他认为该实验方案中应改进的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的同学展开讨论,又提出了一个定量实验方案,通过测定产生沉淀的质量来证明猜想Ⅱ或Ⅲ成立。实验如下:准确称量m克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为n克,若猜想Ⅱ成立,则mn的关系式为(用含mn的等式或不等式表示,下同)_________;若猜想Ⅲ成立,则mn的关系式又为________

 

固体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Ⅰ 白色沉淀 Na2CO3+Ba(OH)2═BaCO3↓+2NaOH 碱 将步骤二中的氢氧化钡溶液改为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 n= n< 【解析】【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钠若变质,其产物为碳酸钠,若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则该固体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物;【实验与探究】碳酸钠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若没有明显现象,则该固体中没有碳酸钠,即只有氢氧化钠,即猜想Ⅰ成立;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所以若观察到产生了白色沉淀,则说明在该固体中含有碳酸钠,即猜想Ⅱ或猜想Ⅲ成立;该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OH)2═BaCO3↓+2NaOH;(2)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氯化钡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而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可以是酚酞变红,所以为了防止碳酸钠干扰实验应该将步骤二中的氯化钡溶液改为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3)假设所取的mg固体全部为碳酸钠,则: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00 m n n=, 若猜想Ⅱ成立,即全部是碳酸钠,那么n和m的关系为:n=;若猜想Ⅲ成立,即所取固体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所以生成的碳酸钡的质量n<。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溶质分别可能是硝酸钠、硝酸铜、硝酸、硫酸钠、硫酸、碳酸钾中的一种,检验步骤如下:

(1)分别取少量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溶液无色透明,经测定混合溶液显酸性由此可推断这两瓶溶液中的溶质一定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多填、少填、错填均不得分,下同);

(2)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这两瓶溶液中的溶质至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一种

试推断这两瓶溶液的溶质可能的组合有_________(填数字)种,请写出其中含阳离子种类最少的一种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鸡蛋腐败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H2S),硫化氢气体溶于水后形成氢硫酸硫化氢气体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在点燃条件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和一种无色液体把硫化氢气体通入浓硫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H2SO4=SO2+S↓+2X 。

(1)写出硫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化氢气体与浓硫酸反应时,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硫化氢气体不用浓硫酸吸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效防止硫化氢气体污染空气,可用_________溶液吸收(填一种具体物质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

化学的学科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Na、Mg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上图所示)推知,金属Na、Mg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OH溶液和Ca(OH)2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查看答案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 ______元素过渡到_____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____________,阴离子_________

 

查看答案

镍(Ni)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常用于电镀工业和制造电池,硫酸镍溶液显绿色,氢氧化镍为难溶于水的绿色固体,在这些化合物中镍元素都显+2价。

(1)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      

(2)将硫酸镍溶液加入试管中,再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预测反应现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