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完成“利用氯化钡溶液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实验后,对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猜想】Ⅰ.溶质仅为氯化钠;Ⅱ.溶质为氯化钡和氯化钠;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填化学式,限填一种)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Ⅰ正确 |
____________ | 猜想Ⅱ正确 | |
有气泡产生 | 猜想Ⅲ正确 |
【交流反思】学习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含有可溶性钡盐的废液可以用碳酸钠溶液进行无害化处理。请写出硝酸钡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
(1)若A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B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E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则B为______;D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
(2)若A为人体胃酸的士要成分,D与E经混合研磨可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图中体现了A的四种不同化学性质。则C物质的类别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 为氧化物;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根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一:图1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操作④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
(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____________、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实验二:图2是验证硫酸铵的性质实验。
(4)图2实验验证了硫酸铵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
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
(1)“小苏打”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
(2)饼干中常添加碳酸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硫酸钾、碳酸氢铵、明矾三种物质中可用作氮肥的是________;铵态氮肥不能与________混合施用,否则会减低肥效。
(4)为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在发酵变酸的面团中加入纯碱或小苏打,产生相同效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加热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固体
B. 向盛有少量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
C. 向盛有一定质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 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NO3、NaCl、KNO3、(NH4)2SO4 B.H2SO4、HCl、AgNO3、Na2SO4
C.KMnO4、CuCl2、Fe2(SO4)3、NaNO3 D.K2SO4、NaCl、K2CO3、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