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做了如下实验。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1)把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 | 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丙无明显变化 |
(2)再把甲放入到乙的硫酸盐溶液中 | 无明显现象 |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丙>甲>乙 D. 丙>乙>甲
下列防锈措施不合理的是
A.钢管存放在干燥的地方 B.用盐水清洗菜刀
C.及时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渍 D.在铁管表面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
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
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铜能导电 B. 银能与稀盐酸反应
C. 镁的活动性比铁强 D. 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食品包装中经常用到铝箔。铝材能制成铝箔是由于铝具有
A.良好的导热性 B.良好的延展性 C.较强的抗腐蚀性 D.较小的密度
如图为教材中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改进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
Ⅰ.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Ⅱ.装好药品,先通一会儿CO,再点燃酒精喷灯;
Ⅲ.实验结束,先撤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玻璃管冷却。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可看到A处玻璃管里的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说明Fe2O3转化为________(填化学式),B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Ⅲ中先撤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盛满石灰水的B装置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有下列说法:
①收集多余的CO
②检验并吸收反应生成的CO2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和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