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葡萄糖 C.氢氧化钠 D.植物油
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若A 原子的质量为4.5539×10-26 kg,且A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个。求: ①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为整数) ②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如下图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注: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性物质变红;遇酸性物质不变色,氨水呈碱性):
(1)实验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看到的现象是 ,由实验1得出结论是 。
(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3(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请阐述你的理由: 。
数11—17元素的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结合下图回答: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原子质子数为____;最外层有______个电子。
②结合上图用符号表示下列内容:①原子序数为13的原子形成的离子符号_______,写出17号元素的离子符号__________
③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________数关系密切;
④从11—17,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其原子结构(或元素的性质)呈现出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
如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___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___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_________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其符号为_________。
(3)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走进实验室就闻到了这种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2N ________ ②Ca2+_____ ③H2O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