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小明通过化学方程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

小明通过化学方程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B.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C.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成功

 

D 【解析】 试题分析:A、在水溶性中,氢气是不溶于水,氧气是不易溶于水,说明在相同条件下氧气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强,这样使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做法可取. B、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想的结果不一致时,应该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做法可取. C、如果装置漏气,会出现与实际情况不一样的结果,应该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做法可取. 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成功,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是对自然科学不负责任的一种态度.做法不可取. 故选:D. 考点:电解水实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 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

D. 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查看答案

观模拟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从右图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

在水的电解实验中, 实验前在水中加少量硫酸的目的(    )

A. 增强水的导电性    B. 增加氧气的量    C. 增加氢气的量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查看答案

关于水通电情况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通电后,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可收集一种可燃性气体。

B. 通电后,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中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

D. 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