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有功有过,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A.CO2能使干燥石蕊纸花变红 B.CO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低碳”是指CO2的排放量较低 D.CO2常用于灭火
自然界大气里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途径很多,下列不是大气里CO2产生途径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矿物燃料的燃烧
C.动植物尸体腐败 D.植物的光合作用
“舞台上的云雾、人工降雨”等都可以用下列哪一项解释( )
A.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水反应 B.干冰能变成水蒸气
C.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汽化时吸收热量 D.气体二氧化碳易液化
实验室有一瓶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确认已变质.某学习小组展开如下探究,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并进一步从变质的溶液中回收氢氧化钠.
【问题1】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探究1】确定该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__________ 溶液,并不断振荡.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白色沉淀产生 | 该溶液部分变质,含有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
(2)将步骤(1)反应后的混合物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2~3滴酚酞试液. | __________ |
【反思】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因此氢氧化钠溶液必须密封保存.
【问题2】如何从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回收得到较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探究2】回收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已知:氢氧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明显)
请回答下列问题:
(3)试剂X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系列操作z中步骤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它与操作y是相同的。
(5)探究1中的物质检验和探究2中的除杂提纯都将碳酸钠进行了转化,但二者目的不同,请说明本质的不同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制备气体可采用不同的装置
(1)若用装置一制取和收集某气体,由此可推知_______(填序号)
①反应物都是固体 ②反应需要催化剂
③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④可用于制取和收集氧气
装置中不属于玻璃仪器的是__________ ;
(2)宏志班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O2的性质,需制取几瓶干燥或纯净的O2,他们对装置一进行改进,设计了装置二。反应开始,用⑤收集第一瓶O2时,需打开弹簧夹a、c,关闭弹簧夹b、d;用 ③收集第二瓶O2时需_________(填序号),……
A.打开弹簧夹c、d,关闭弹簧夹a、b B.打开弹簧夹b、d,关闭弹簧夹a、c
C.打开弹簧夹a、b、d,关闭弹簧夹c D.打开弹簧夹b、c、d,关闭弹簧夹a
(3)实验室用装置二制取和收集两瓶CO2,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用③集气时,瓶中液体应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打开弹簧夹a、b、d,关闭弹簧夹c,用装置二(II)、(III)来完成,收集时应对装置(III)作的改进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装置一,装置二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便于制取较大量的气体 ②便于控制反应的速率 ③便于储存气体,随取随用
④便于控制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 ⑤收集多瓶气体时可减少气体的逸散
过氧乙酸溶液是杀死细菌和SARS病毒的一种有效药剂,纯过氧乙酸极不稳定,在-20℃时就会发生猛烈爆炸, 所以市场上出售的过氧乙酸大都是浓度为40%左右的过氧乙酸溶液,但其性质也很不稳定,在室温下可以分解放出氧气。 某商店出售一种过氧乙酸,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下图。请回答:
(1)从标签上的文字可知:过氧乙酸课用于杀菌消毒,其过程是一种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一瓶过氧乙酸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为∶_______g
(3)根据下面方程式计算: 19g过氧乙酸分解放出的氧气质量是________g。(方程式为2C2H4O3 = 2C2H4O2 + 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