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
A.CaO B.Al2O3 C. SiO2 D.Fe3O4
H2、H2O、H2S、H2SO4四种物质的各一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含有两氢元素 B. 都含有一个氢分子 C. 都含有两个氢原子 D. 都含有氢元素
下列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氢原子:H2 B.镁的化合价+2价:Mg2+
C.3个氧分子:3O2 D.氯化钡的化学式:BaCl
我国最新研制的高温超导材料氮化硼,经测定该材料中两元素的化合价均为3价,则该材料的化学式为
A. BN B. B3N2 C. NB D. B2N3
云南腾冲被称为翡翠之乡,翡翠中含有NaAlSi2O6,其中铝元素的是+3价,则NaAlSi2O6中Si的化合价为( )
A. +1 B. +2 C. +3 D. +4
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集气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_______(填编号)。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实验前未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漏气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兴趣小组同学又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他们把红磷换成镁条在集气瓶中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发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他们的实验操作规范无误。请和他们一起分析:
①该实验中,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_________。
②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一定还有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