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某瓶装饮料标签上的成分说明,能提供糖类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喝一瓶该饮料理论上至少可补充钙元素_________mg。
实验室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aCO3、BaCl2、Na2SO4、NaOH和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前小组同学对五种物质从酸、碱、盐的角度进行了初步分类,其中CaCO3、BaCl2、Na2SO4、NaCl属于 .
【查阅资料】BaSO4固体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盐酸.
【实验探究】甲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取少量该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 | 有白色沉淀 | 原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 |
b.将步骤a试管中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 | 原粉末一定含有 _______ |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步骤a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他补充了如下实验,取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_______ .从而得出结论:步骤a中得到的白色沉淀全部是CaCO3.
丙同学取甲同学步骤b中已变红的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稀硫酸,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褪色.溶液褪色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 .
【总结归纳】通过以上探究,原白色粉末中无法确定的成分是_______ (填化学式)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a名称_____
(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________________(填①或②)通入.
已知A—E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和D是两种常见的碱;B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C是一种钠盐。它们相互间转化或发生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
(1)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Fe、CuO、稀H2SO4、NaOH溶液、CuSO4溶液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后,能发生的反应共有__________个,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__________个。
分析、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1)用“三”总结化学知识如下:
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是:生成沉淀或生成________________或生成水;
②燃烧的三个条件是有可燃物、氧气(或空气)和_______________.
③铁生锈的三种反应物质是:铁、水和___________;
(2)在C + 2CuO2Cu + CO2↑与CO + CuO
Cu + CO2两个反应中,C和CO都是将CuO还原为Cu的物质,故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
①上述两个反应中还原剂的化合价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你的规律,判断反应Fe+H2SO4=FeSO4+H2↑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