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取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12.5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取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12.5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滴加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混合物中CaCO3的质量为____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10;(2)12.6% 【解析】(1)混合物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质量是4.4g,设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是x,生成氯化钙的质量是y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100 111 44 x y 4.4g = 解得x=10g = 解得y=11.1g 恰好完全反应时用去100g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是:12.5g+100g-4.4g=108.1g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12.5g-10g)+11.1g=13.6g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2.6% 点睛:考查学生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一次用餐中,同学们对“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对其成分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1)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2)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1)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按如图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此结论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2)为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探究。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

①甲组按下表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

_____

清液中有碳酸钠

 

②乙组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夜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______________。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夜,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经讨论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拓展应用】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可选择适量的___(填序号)

A.Ba(OH)2溶液      B.CaCl2溶液     C.Ca(OH)2溶液

 

查看答案

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可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方便加入液体药品,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_(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可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回答下列问题:

最好选用下图图1中_________(选填装置A、B、C、D)作为气体发生装置制取氨气 。

图2是两套干燥气体装置,可用于干燥NH3的是______(填 “甲”或“乙”)。

 

查看答案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虚线圈中的两种物质类别相同。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C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E的水溶液为浅绿色,F可与生石灰、水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A的稀溶液与G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与H。

(1)写出化学式:A______

(2)写出B的稀溶液与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F转化为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

(3) 写出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以上8种物质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在______℃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 t2℃时,100g水中溶解_____g A物质恰好饱和,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_______g;

(3) t2℃时,分别将恰好饱和的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则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填“A=B”“A>B”或“A<B”)。

 

查看答案

如图中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____                  

(2)图中B元素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图A中若x=13,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4)图A中若x=12,则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周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