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变化一定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用干冰作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B. 澄清石灰...

下列变化一定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用干冰作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B. 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了一层白膜

C. 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    D. 爆炸

 

A 【解析】A.用干冰作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水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一定不会是化学变化,故A选;B.久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一层白膜,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一定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选;C.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选;D.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轮胎爆炸、锅炉爆炸都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选;答案为A。 点睛: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题的关键,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李要测定某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做了如下实验:用100g 的稀硫酸,加入盛有10g合金样品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连同药品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①该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解答过程,精确到0.1%)

 

查看答案

尿素[CO(NH2)2]是一种氮肥,请计算:

(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2)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

C02通入Na0H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CO2与Na0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此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溶解1体积的CO2。②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有微溶物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也能发生。

【实验探究】小明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锥形瓶内充满CO2),并进行实验。

打开瓶塞和活塞,使NaOH溶液快速滴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漏斗中仍有溶液剩余),观察到U形管左侧的红墨水液面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移动”),小明根据现象判断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请根据初中化学知识写出CO2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1】你认为该实验方案严密吗?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拓展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此又设计了下表所示的两种方法,进一步探究。请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方法

操作过程

现象

实验结论

方法一

取小明实验后锥形瓶内的溶液适量,加入足量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方法二

取小明实验后锥形瓶内溶液适量,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__________

 

【反思评价2】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拓展实验]的__________(填“方法一”或“方法二”)仍然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

X、Y、Z三种物质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示中有些物质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Y________,甲_______,乙________

(2)写出X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查看答案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

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

(2)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向100g 35℃的水中加入4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