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C02通入Na0H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CO2与Na0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某化...

C02通入Na0H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CO2与Na0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此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溶解1体积的CO2。②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有微溶物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也能发生。

【实验探究】小明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锥形瓶内充满CO2),并进行实验。

打开瓶塞和活塞,使NaOH溶液快速滴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漏斗中仍有溶液剩余),观察到U形管左侧的红墨水液面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移动”),小明根据现象判断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请根据初中化学知识写出CO2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1】你认为该实验方案严密吗?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拓展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此又设计了下表所示的两种方法,进一步探究。请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方法

操作过程

现象

实验结论

方法一

取小明实验后锥形瓶内的溶液适量,加入足量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方法二

取小明实验后锥形瓶内溶液适量,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__________

 

【反思评价2】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拓展实验]的__________(填“方法一”或“方法二”)仍然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升高 U型管左侧液面升高,说明锥形瓶内气压减小,即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答出锥形瓶内气压减小才给分) 2NaOH+CO2=Na2CO3+H2O 不严密 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发生反应)也能使锥形瓶内气压减小 有气泡冒出(或有气体产生) 方法一 CaCl2+2NaOH=Ca(OH)2↓+2NaCl 【解析】【实验探究】 观察到U形管左侧的红墨水液面升高,判断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理由是U型管左侧液面升高,说明锥形瓶内气压减小,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 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反思与评价1】 小红的实验方案不严密,理由是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发生反应)也会使锥形瓶内气压减小; 【拓展实验】 取小红实验后锥形瓶内的溶液适量,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气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反思与评价2】 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拓展实验】的方法一依然不严密,因为氯化钙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氢氧化钙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l2+2NaOH=Ca(OH)2↓+2NaCl。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X、Y、Z三种物质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示中有些物质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Y________,甲_______,乙________

(2)写出X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查看答案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

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

(2)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向100g 35℃的水中加入4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表示相互能反应,“→”表示转化关系),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B与C的组成元素相同,D是一种红色粉末,F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_______

(2)A~G七种物质中,氧化物有_______种;

(3)F→E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

(4)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材料我国第四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是钢芯镀镍(Ni),镍与稀硫酸能发生下列反应

Ni H2SO4 === NiSO4 H2

根据此材料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请回答:

(1)铸造硬币用到的材料是      (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2)写出Ni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方程式          

 

查看答案

化学与我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苏打”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

(2)防止菜刀生锈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

(3)小明在家看到爸爸欲将碳酸氢铵与草木灰混用,赶紧制止,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