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现有含杂质的氯化镁样品10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

现有含杂质的氯化镁样品10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117g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求:

1)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2)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95% (2)7.1% 【解析】试题分析:117g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是:117g×10%=11.7g 设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为x,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MgCl2+2NaOH═Mg(OH)2↓+2NaCl 95 80 117 x y 11.7g =x=9.5g =y="8g" (1)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100%=95%; (2)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氢氧化镁的质量是:9.5g+8g﹣11.7g="5.8g" 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117g+5.8g﹣9.5g=113.3g 则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7.1% 答:(1)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为95%;(2)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1% 考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方程式计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下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2)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            mg

3)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18岁的青年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假设碘的来源仅靠这种加碘食盐,该青年每天摄入这种食盐应为            g

 

查看答案

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氢氧化钠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它是目前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柱之一。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不符合电解要求,因此必须经过精制。以粗盐为原料的氯碱工业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氢氧化钠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能去除油污,可做厨房清洁剂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C.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D.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2)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3)操作①②间除杂质时所加的三种试剂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均过量),能否将BaCl2溶液改用硝酸钡溶液?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同学提出用___________溶液代替BaCl2溶液和NaOH溶液可达到同样的目的。

4)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5)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

6)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先过滤而后加盐酸,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再写出一种粗盐提纯的试验方案,添加试剂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uSO4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组成,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NaClBaCl2溶液呈中性。他们经过思考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分析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

2)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最终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还需要对无色滤液中呈碱性的物质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中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Na2CO3;猜想____________;猜想Na2CO3NaOH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___________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三正确

2.静置上述溶液,取上层清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___________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白色粉末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0哈尔滨 36).5分)甲、乙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结束,甲、乙同学依次将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然后进行了讨论。

【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表示怀疑。但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应先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1         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观察与讨论2】当乙同学沿废液缸内壁缓慢倾倒液体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经过讨论确定,甲、乙同学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分别是(2

          3           (均写化学式),才会出现上述现象。

为了科学处理试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NaClCaCl2两种物质

乙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NaClNa2CO3两种物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分别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甲猜想不成立,则 乙猜想成立。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得出结论:乙猜想成立,则甲猜想不成立。

【反思与评价】请对甲同学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给予评价(4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确认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

5                                        

 

查看答案

如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他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甲与A溶液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AB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之一是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的溶液与D的溶液反应可得到BC的溶液与乙的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乙与丙两种溶液反应生成两种不同颜色的沉淀。请回答:

1)甲的化学式是       D的化学式是            

2)欲通过一步实验证明AB是否恰好完全反应,需要向AB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的试剂是  

3E→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乙与丙两种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