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栄参与反应),电解一定...

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栄参与反应),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B. 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

C. 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    D. 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小

 

D 【解析】A. 电解水时,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B.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 溶液中钠元素质量不变,C. 氢氧化钠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16,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8,电解过程中水减少,所以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变小。 D. ,氢氧化钠中氢氢元素质量分数1÷40×100%,水中氢元素质量分数2÷18×100%,电解过程中水减少,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小;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实验不能比较出铁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 将两种金属相互刻画    B. 将镁条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发现镁条表面变黑

C. 将铁片和镁条分别在空气中灼烧    D. 将铁片、镁条分别放入同样的稀盐酸中

 

查看答案

已知  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A. 两种反应物均为单质    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

C. 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    D. 该反应可表示为4X+Y=2Z+X

 

查看答案

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2N=P+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若M、N、P、日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改变

B. 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C. 若22gM与N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3gP和9Q,则该反应中N与Q的质量比为20:9

D. 若 16gM和64g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查看答案

放学回家后,小明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所示)。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      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

C.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    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

 

查看答案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实验方案

A

氮气(氧气)

通过足量灼热铜网

B

氧化铜(木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C

碳酸钙粉末(氯化钙)

加入足量的水,过滤,洗涤,干燥

D

硫酸铁溶液(硫酸)

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