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2N=P+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2N=P+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若M、N、P、日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改变

B. 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C. 若22gM与N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3gP和9Q,则该反应中N与Q的质量比为20:9

D. 若 16gM和64g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C 【解析】A. 化学计量数之比即为微粒个数比,所以若M、N、P、日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每3个分子,反应后2个分子,分子数目一定改变;B.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C.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 质量班不变,若22gM与N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3gP和9gQ,则生成N的质量=53g+9g-22g=40g,该反应中N与Q的质量比为40:9;D. 若 16gM和64gN能恰好完全反应,设M、N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x、y,则16g/64g=x/2y,x/y=1:2。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放学回家后,小明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所示)。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      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

C.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    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

 

查看答案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实验方案

A

氮气(氧气)

通过足量灼热铜网

B

氧化铜(木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C

碳酸钙粉末(氯化钙)

加入足量的水,过滤,洗涤,干燥

D

硫酸铁溶液(硫酸)

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B. 滴瓶上的胶头滴管取液后没有清洗直接放回原滴瓶

C. 用100mL量筒准确量取8.3mL的水    D. 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药品都应放回原试剂瓶

 

查看答案

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①蒸发水   ②加入Ca(OH)2     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A. ①②③    B. 仅②③    C. ①②④    D. 仅②④。

 

查看答案

艾草中含有的黄酮素(C15H11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关于黄酮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一种氧化物    B. 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1:2

C. 由28个原子构成    D.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4.3%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