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20℃时,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20℃时,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B. 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

C.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 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A 【解析】试题分析:解答图像类的题目抓住“三点一走势”,即首先看清楚横、纵坐标各表示的量,然后从起始点、转折点、终点还有量的变化趋势来进行分析解答,A、20℃时,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刚开始会溶解直至达到饱和状态,故溶质质量分数先变大后不变,正确,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由于金属的活动性:Mg>Fe,故反应速率也应该是Mg>Fe,故反应所需时间是Mg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

X

7.2

2.8

 

 

A. a和c是反应物    B. d一定是催化剂

C. X=2.0g    D.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

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

A

鉴别硝酸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

取样,滴加Ba(NO3)2溶液,观察现象

B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将粗盐研碎、溶解、过滤、蒸发

C

除去CaO中的CaCO3

高温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变

D

探究MgAgCu金属的

活动性顺序

将两根光亮的镁条分别伸入

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

A.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 生成的质量

C. 固体中的质量    D.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

为了探究a、b、c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 b>a>c    B. a>b>c    C. c>b>a    D. c>a>b

 

查看答案

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选择填充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