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闻气体气味 B. 稀释浓硫酸 C. 倾倒液体 D.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闻气体气味    B. 稀释浓硫酸

C. 倾倒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A 【解析】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图A中所示操作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图B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故图C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故图D中所示操作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苹果腐烂    B. 榨取果汁

C. 面包发霉    D. 菜刀生锈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实验室取9.8g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于烧杯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共用去10g氯化钡溶液,过滤后所得滤液质量为17.47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硫酸钡的质量为_________

(2)请计算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

酸溶液和碱溶液混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某班级同学开展如图1所示相关的实验.下面是两个小组的实验

记录与分析.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甲组同学往一定体积10%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滴加10%的盐酸(室温下),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记录如下:

加入盐酸的体积(V/mL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溶液温度上升

(△t)/℃

5.6

9.8

12.1

16.3

18.5

17.1

15.2

14.6

13.5

12.6

 

根据上表数据分析:

①当加入盐酸体积为__mL时,表明NaOHHCl恰好完全反应.此判断的依据是__

②当加入6mL盐酸时,烧杯中溶液仍然呈红色,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酚酞和__

③教材指出:酸与碱中和反应的结果是酸和碱各自的特性都消失.图2描述的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处应填入的化学符号依次是____

(2)请你参与完成乙组同学的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步骤一:往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样品的试管中先滴加2~3滴的 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

现象一:有气泡产生

现象二:__

1.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已变质

2.溶液碱性消失

步骤二:取步骤一反应后的溶液,然后逐滴加入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

现象一:有气泡产生

现象二:溶液开始不变色,后逐渐变成红色

1.产生“气泡”这一现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2.所取的步骤一反应后的溶液pH__7(填“<”、“=”或“>”)

 

 

 

查看答案

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物质A的化学式是          ;写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反应中生成红色固体E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下图中的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是因为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