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火灾现场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

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火灾现场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D.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C 【解析】 试题分析:A、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所以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故A方法正确;B、发生火灾后,生成的高温二氧化碳和有毒的气体,这些气体的密度小,会浮在房间的上部,人若直立行走,会吸入更多有毒气体或因缺氧而发生危险,所以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是正确的做法,故B方法正确;C、火灾可能引起停电,住宅楼有电梯的,乘电梯撤离是错误的做法,故C方法错误;D、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可以减少空气对流,而浇水可以降温,可以达到暂时自我保护的目的,故D方法正确。故选C。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D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

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融熔物,

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先将集

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

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体积等于2L

B.1g过氧化氢溶液和1g二氧化锰混合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2g

C.1g镁在1g氧气中燃烧会得到2g氧化镁

D.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

如图是某乳品厂生产的奶粉包装袋上部分文字说明,根据说明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奶粉是纯净物

B.此奶粉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C.此包奶粉中蛋白质的质量为25g

D.奶粉中的钙、铁、磷、锌指的是元素

 

查看答案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MnO2    B. O2    C. CO2    D. H2O2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干冰——制冷剂—升华吸热    B. 氮气——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 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    D. 稀有气体—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