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氢氧化钙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忘记滴加指示剂,因而无法判断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于是他们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大胆提出猜想,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成分?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1)【猜想与假设】猜想Ⅰ: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
猜想Ⅱ: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HCl
猜想Ⅲ: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Ca(OH)2
猜想Ⅳ: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Ca(OH)2、HCl
(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经过讨论,同学们直接得出猜想 是不正确的。为了验证余下的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同学们又做了以下实验。
(3)【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
|
|
②再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碳酸钙 |
| 猜想 不正确 |
(4)有气泡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拓展】还可以单独用下列哪种物质来证明上述猜想是正确的 。
A.CuO B.AgNO3C.Cu D.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以上 (从A—E中选择)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 。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
(3)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 ;若使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 。
(4)将CO2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F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时从导管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 。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 ,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欲收集该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验满的方法是 。
有浓盐酸、氢氧化钠、石灰水三种物质的溶液长期存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物质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因发生化学变化溶液质量增大的物质是 .
(4分)下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200C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2)20℃时,将25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3)若将t10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0C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4)要从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得到A用 方法。
选择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小苏打 ②熟石灰 ③石灰石 ④苛性钠固体 ⑤稀盐酸
(1)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
(2)胃里含有的能帮助消化的物质是________
(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医疗上可用于胃酸过多的是________
(4)具有吸水性,通常可用于某些气体的干燥剂的是________
(5)通常用于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对应的四个操作过程,其中与事实不相吻合的是:
A. 一定量Ba(NO3)2 溶液中滴加稀H2SO4
B. 一定量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
C. 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固体KNO3
D. 质量相同的KClO3中加入催化剂(MnO2)与不加入催化剂加热制取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