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是人类生活中的常用的材料。
(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填“符号”)
(2)铁钉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多次出现,下图展示了光亮铁钉的一系列变化。
(ⅰ)变化②中,铁钉主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
(ⅱ)变化③中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如果用a、b分别代表光亮的铁钉和无锈铁钉,则它们的质量关系________
A、a<b B、a>b C、a=b D、无法比较
(3)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以及他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你认为不需要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将铁粉放入硫酸锌溶液中 B.将铁粉放入稀硫酸中
C.将铁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D.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
(4)该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他以铜锈为原料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且不含铜元素。图中部分物质略去)。
①无色气体A是________,溶液C中所含的阳离子是________,固体D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②在蓝色溶液B中加入铁粉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③已知铜锈样品的质量是10g,固体F的质量是3.2g,则铜锈中含Cu2(OH)2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请按要求从下列物质中A.CO B.NaHCO3 C.C2H5OH D.CH4 E.CaO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序号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②具有还原性的有毒气体_____________;
③碘酒的溶剂是___________; 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________;
⑤可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__________;
(2)“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方法将硬水软化.
②磷酸二氢铵NH4H2PO4属于________(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
③生活中可用水灭火,其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
④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_功能。
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样品。由下图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可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约为
A. 47.5% B. 21.2% C. 70.7% D. 85.6%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 Fe2O3(Fe)——用盐酸浸泡,然后过滤、洗涤、烘干
B. CO(CO2)——先通入足量的浓NaOH溶液,后通过浓硫酸
C. 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烘干
D. NaCl(Na2CO3)——加入过量CaCl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室温下,在pH=1的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是
A. K+、Cl﹣、SO42﹣、OH﹣ B. Na+、SO42﹣、NO3﹣、CO32﹣
C. Ba2+、NO3﹣、Cl﹣、SO42﹣ D. NH4+、Cl﹣、NO3﹣、SO42﹣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B. t1℃时,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丙溶液
C. 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
D. 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