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样品。由下图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可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约为
A. 47.5% B. 21.2% C. 70.7% D. 85.6%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 Fe2O3(Fe)——用盐酸浸泡,然后过滤、洗涤、烘干
B. CO(CO2)——先通入足量的浓NaOH溶液,后通过浓硫酸
C. 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烘干
D. NaCl(Na2CO3)——加入过量CaCl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室温下,在pH=1的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是
A. K+、Cl﹣、SO42﹣、OH﹣ B. Na+、SO42﹣、NO3﹣、CO32﹣
C. Ba2+、NO3﹣、Cl﹣、SO42﹣ D. NH4+、Cl﹣、NO3﹣、SO42﹣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B. t1℃时,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丙溶液
C. 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
D. 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丙
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用酒精灯加热铜片的中部(假设铜片各处温度相等)。关于该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B.乒乓球片和滤纸片切勿取大块,实验时要从侧面观察
C.实验过程中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
D.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