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是最常见的化学变化。
(1)烤羊肉串时,用扇子煽能使炉火更旺,其原因是________。
(2)铁棒在氧气中不能燃烧,但细铁丝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并________。
(3)小明用右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焰,向集气瓶中加
入蒸馏水,震荡,得到黄色溶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一日三餐离不开化学
(1)吃饭过程中用到的下列物品,利用金属的是__________。
(2)用铁锅加工食品能为人体提供一定量的铁元素,对预防________有辅助作用。
(3)小明的早餐有牛奶、炸馒头片和几片培根肉,你建议他应该再吃点__________。
(4)制作馒头时需要在发酵的面团中加入纯碱,顶碱(纯碱过量)馒头对胃酸过多有辅助治疗作用,其原理是__________。
清明小长假,各地多条道路出现拥堵现象。这么多的汽车,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1)能源问题:“汽车”使用的汽油、柴油等燃料来自于石油的分馏,石油、天然气和_________合称三大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2)环境问题:汽车尾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其中二氧化硫带来的主要危害是__________。
(3)要解决上述问题,你提出的一条可行的合理化建议是__________。
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A | B | C | D |
|
| ||
向一定量稀H2SO4中加入NaOH溶液 |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 |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H2O2溶液 |
甲和乙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丙的分子结构为 B.四种物质中,只有甲属于有机物
C.丁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8 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9:22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 甲、乙,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C.将40℃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甲的质量更多
D.2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 甲、乙,再升温至40℃,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