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为+5价的是
A.NH3 B.NO2 C.KNO3 D.NaNO2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钢、氧化镁、空气 B.氮气、氧气、食醋
C.干冰、水、果汁 D.金刚石、冰水、稀硫酸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燃放烟花 B.食物的腐败 C.湿衣服晾干 D.沼气池形成沼气
同学们对实验“煅烧石灰石”展开了探究。资料:石灰石中的杂质高温不分解且不与稀盐酸反应
①为证明石灰石已分解,三位同学设计方案如下:
I.甲同学按图一所示进行实验(煤气灯能达到石灰石分解的温度),观察到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
II.乙同学按图二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B中液体变 (2) 色,A实验的作用 (3) 。
III.丙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石灰石煅烧,一段时间后发现固体质量减轻,证明石灰石已分解。
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方案不合理?并写出理由 (4) 。
②为证明石灰石是否完全分解?丁同学对丙同学煅烧后的固体又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5) | 有气泡产生 | 石灰石未完全分解 |
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变化与水相关。请回答:
①二氧化碳溶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 。
②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常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2) 。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3) 。
④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
I. 操作a的名称是 (4) ;
II. 三个步骤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5) 。
⑤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I.在 (6) ℃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II.t1℃时,将50g固体甲加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7) g。
III.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由该液体得到固体甲采用的方法是 (8) 。
IV.若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 。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变大
⑥下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丙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I.蒸发前原溶液是 (10)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m的数值是 (11) 。
II.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 (12) (填字母)。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