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变化与水相关。请回答:
①二氧化碳溶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 。
②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常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2) 。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3) 。
④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
I. 操作a的名称是 (4) ;
II. 三个步骤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5) 。
⑤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I.在 (6) ℃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II.t1℃时,将50g固体甲加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7) g。
III.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由该液体得到固体甲采用的方法是 (8) 。
IV.若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 。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变大
⑥下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丙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I.蒸发前原溶液是 (10)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m的数值是 (11) 。
II.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 (12) (填字母)。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
按下列要求填空:
①煤燃烧生成的CO2、SO2、CO等气体中,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1) ,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2) 。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3) (用符号表示)。
③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4) 。
④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其中钠、铁、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5) 。
⑤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I.该示意图中共有 (6) 种分子,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7) 。
II.1mol A2中约含 (8) 个原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的质量(g) | 6.4 | 3.2 | 4.0 | 2.8 |
反应后的质量(g) | 5.2 | X | 7.2 | 2.8 |
A.a和c是反应物
B.d一定是催化剂
C.g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向的溶液中加水
C.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D.t℃时,在一定量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
归纳法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下列归纳的结论错误的是
A.缓慢氧化不一定引起自燃
B.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显负价
C.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化合物
D.发生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关于物质性质及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石墨能导电,可作电极
B.干冰气化吸热,可用于保藏食品
C.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于炼钢和气焊
D.稀有气体性质稳定,可制成霓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