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用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仪器、装置如下图。(连接装置的橡皮管省略) 请回答以下...

用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仪器、装置如下图。(连接装置的橡皮管省略)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除A装置外,还需选用的仪器、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选用该仪器、装置的目的是                        

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将A中的酒精灯换成酒精喷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碳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两个实验中,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现有一包混有少量碳粉的氧化铜粉末,为了测定其碳粉的质量分数,称取m g样品进行高温加热,实验过程中获取两组数据:

Ⅰ.反应前后仪器a中质量减少x g;

Ⅱ.吸收生成物的仪器中质量增加y g。

假设反应充分,称量准确,你认为应选择哪组数据进行计算会更为合理准确?你的理由是          ,请列出计算碳粉质量分数的式子            。(用m、x、y表示)。

 

①DG 选D的原因:装置密封、有气体导入和导出(缺一不可) 选G的原因:用石灰水检验产物,有尾气处理装置(缺一不可) ②C+2CuO2Cu+CO2↑ ③黑色粉末变红色 ④选择Ⅰ的数据比较精确。因为装置内会残留少量的二氧化碳未被吸收 (或石灰水的量若不足,无法将二氧化碳吸收完全) 3x/11m 【解析】 试题分析: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除A装置外,还要选用通入气体和排出气体的装置,同时还有检验生成物和处理尾气的装置,符合要求的装置是DG ; ② 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是铜和二氧化碳:C+2CuO2Cu+CO2↑; ③ 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色; ④ 反应前后仪器a中减少的质量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能完全被还原出来;G装置中增加的质量应该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在实验过程中有可能吸收不完全,如果氧化铜中混有碳粉,为了测氧化铜的质量分数,选择Ⅰ组的数据来计算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更好,理由是 因为数据Ⅰ在题意前提下,其他因素对其影响小;数据Ⅱ在同样前提下,如果生成物吸收不完全,对计算结果影响就大.所以实验数据Ⅰ比Ⅱ可靠。 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 C+2CuO2Cu+CO2↑ 12 44 a xg 12/44 =a /x a=3x/11 碳粉的质量分数=3x/11÷m =3x/11m 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学习小组准备探究气体的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

【提出问题】利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来测定生成CO2的量。

【实验设计】通过下列两个实验分别测定CO2的质量和体积。

满分5 manfen5.com

实验一                                实验二

【分析处理】

实验一:

将小烧杯中的稀盐酸分几次加入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判断反应后盐酸过量的依据是            

若稀盐酸足量,计算理论上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实验二:

先连接好装置,再            (填操作),然后装好药品,最后将20mL稀盐酸快速推入锥形瓶中。若缓慢推入,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实验记录如下(表中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射器读数/mL

60.0

85.0

88.0

89.0

89.5

89.8

89.9

90.0

90.0

90.0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和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CO2的体积是             mL。

【反思与评价】

经过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一的操作简单,便于读数

B.实验一最终得到的数据和通过计算得出的理论值完全相等

C.实验二在密闭体系内反应,更环保

D.实验二中若将碳酸钙粉末改成块状的大理石,更安全

 

查看答案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将图1和图6连接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证明氧气已经集满的现象是              。若用图6收集一瓶含1/4空气的氧气,操作的方法是            

图2中仪器A的名称为         ,它在装置中的主要作用是           。甲同学用图2和图         连接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中加入盐酸的量至少要             

乙同学在图2基础上增加了一块带孔的隔板(如图3),则大理石应放在           处(填“a”或“b”),该装置中加入盐酸的量至少要               ;若加入盐酸过多,则有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要使反应停止,其操作是               

丙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前他事先往试管中加入了少量的水,甲同学由此产生了疑问,提出了猜想:

猜想1:加水可以起到稀释的作用,使反应速度变缓。

猜想2:……

甲同学根据猜想进行了实验:每次取15mL 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不同溶质

质量分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1

2

3

4

5

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

3%

5%

10%

15%

MnO2粉末用量/g

0.5

0.5

0.5

0.5

0.5

收集到500mL气体时所用时间/s

560

186

103

35

12

反应后液体温度/℃

26

38

43

59

71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是           

甲同学的猜想2是:加水可以           

 

查看答案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满分5 manfen5.com

P点的含义             

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当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t2℃时,将30 g甲物质放入50 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若烧杯内物质升温到t3℃(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             

Ⅰ.溶质的质量   Ⅱ.溶剂的质量   Ⅲ.溶质的质量分数

t2℃时,在含有50 g水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m g甲和m g乙,升温至t3℃,甲完全溶解,乙仍有剩余,则m的质量范围是            

 

查看答案

右下图牵手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化学反应。A、B、C、D和E分别是木炭、镁条、二氧化碳、铁丝和氧气中的一种物质,其中B在通常情况下不助燃不可燃,但是A可以在B中燃烧,C具有吸附性。

满分5 manfen5.com

写出物质的化学式:B          ,E        

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和C反应过程中,B作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E在D中燃烧的现象是                

图中的牵手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个数为                   

除了图中的牵手关系外,还能互相牵手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关于“H2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表示水这种物质     .表示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表示一个水分子     .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人发热的时候,常常用冰块来降温,是利用了水的            性质。

实验室电解水(如图1),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中生成的气体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满分5 manfen5.com

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2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Ⅰ.分子大小        Ⅱ.分子种类         Ⅲ.分子间隔

某水厂净化水的大致流程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水经过沙滤池,除去的杂质是           ;炭滤池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水常用来配制溶液。现将100g 95%的乙醇溶液稀释为75%的乙醇溶液用于医用消毒,需要加水的体积为         mL。(精确到0.1)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