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研究过量的炭粉与Fe2O3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假设:气体产物全部是CO2。
(2)查阅资料:a.氮气不能与炭粉及Fe2O3反应。
b.高温下可以发生下列反应:2Fe2O3+3C4Fe+3CO2↑ C+CO2
2CO
(3)设计方案:将一定量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环境下与过量炭粉充分反应。用实验中实际测得产生气体的质量,与理论计算得到的CO2的质量进行比较。
(4)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5)实验操作:
①称量:反应前Fe2O3的质量3.20 g;炭粉的质量2.00g;玻璃管C的质量48.48 g。反应后玻璃管与残留固体共52.24 g。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夹紧弹簧夹T,点燃酒精喷灯加热。
(6)问题分析:①用酒精喷灯而不用酒精灯的目的是 。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氮气的目的是 。
③理论计算:若氧化铁与炭粉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CO2,求3.20 g氧化铁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④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实验中实际获得气体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7)结论:原假设 (能、不能)成立,理由是 。
(8)兴趣小组成员小聪想到家里新换的水龙头。他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好奇的小聪想探究铬(Cr)与常见金属铁、铜的活动性强弱,请你参与。
【作出猜想】
猜想1:Cr>Fe>Cu; 猜想2:Fe>Cu >Cr; 猜想3:你的猜想是 。
【查阅资料】
①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其表面能生成抗腐蚀的致密的氧化膜。
②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
【设计与实验】
小聪同学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再取三支试管,分别放入等量的同种稀硫酸。
实验 | 试管1 | 试管2 | 试管3 |
实验 操作 | | | |
实验 现象 | 铁片表面产生气泡较慢,溶液变为浅绿色 |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溶液变成为蓝色 | 铜表面无气泡 |
【结论与解释】
①小聪得到的结论是猜想 正确。
②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
【知识运用】
将铬片投入FeSO4溶液中,反应 (填“能”或“不能”)进行。若能进行,请你写出化学方程式 。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探究与分析:
【提出问题】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知识储备】含碳元素的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色。
【猜想与假设】
产 物 猜 想 | 甲 | 乙 | 丙 | 丁 |
CO2、H2O | CO、H2O | NH3、CO2、H2O | CO2、CO、H2O |
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
① A、B装置的顺序 (填“能”或“不能”)颠倒。
②实验中用纯净氧气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
③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粉末由白色变为蓝色,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由此推断 同学猜想成立。
④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的化学方程式: 、 。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
是 。
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C、F是最常见的金属,B密度最小的气体,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F 。
(2)写出C→A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3)写出一种与分别能D、E、G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的化学式 。
如图所示,两只U型管中分别加入纯净、等质量的铝粉和铁粉,同时将两端注射器内的液体(等质量、浓度为20%的稀硫酸)快速注入U型管中。
(1)写出铁粉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反应结束并冷却至室温,发现左端气球膨胀程度明显大于右端,若仅有一只U型管内的硫酸有剩余,则是 (填“左”或“右”)端的U型管。
(3)若将铝粉和稀硫酸换成其他两种化合物(或其溶液),也能观察到气球明显膨胀,这两种物质可能是(写化学式) 。
根据下图实验装置进行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用于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试验,则需 和配套。(在a~f中选择)
(3)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 装置(填字母编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验证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 。
(4)若将g装置装满水,用于收集氧气,则应将 (填“⑤”或“⑥”)与发生装置相连。
(5)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 H2O2溶 液浓度% | H2O2溶液体积/mL | 温度℃ | MnO2的 用量/g | 收集氧气 的体积/mL | 反应所需 的时间/s |
① | 5 | 1 | 20 | 0.1 | 4 | 16.75 |
② | 15 | 1 | 20 | 0.1 | 4 | 6.04 |
③ | 30 | 5 | 35 |
| 2 | 49.21 |
④ | 30 | 5 | 55 |
| 2 | 10.76 |
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 有关;
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能用作高效催化剂.实验室采用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粉,其流程如图所示:
(1)纳米级Fe粉在空气中易自燃.实验中通入N2的目的是 。
(2)写出Ⅱ中H2还原FeCl2得到铁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