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品牌谷物牛奶饮品营养成分表数据显示:每250mL含钠78mg、磷78mg、钾91mg、钙91mg。这里的钠、磷、钾、钙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
在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里,不仅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物质,而且物质还在不断地变化着。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 B.石蜡熔化 C.瓷碗破碎 D.酒精挥发
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如图所示为某种补钙剂“钙尔奇”说明书的一部分,取1片钙尔奇,放入盛有10g稀盐酸的烧杯中,其中的碳酸钙跟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它成分与稀盐酸不反应),烧杯内物质的质量为11.34g.请你计算: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每片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
(3)使用这种补钙剂,每人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
小华在吃黄花鱼时,看到其头骨上有两块白色的小石头。
[提出问题] 这白色小石头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小石头被称为“鱼脑石”,用来控制鱼在水中的沉浮。
[猜想与假设] 如图:
针对小力的猜想,你构建的假说是 。
[设计并进行实验] 利用给出的试剂:10%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
设计实验针验证小力的猜想。
实验方法 | 可能看到的现象 | 结论 | 实验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①取粉碎后的“鱼脑石”,向其中加入 ② | ① ② |
|
|
(1)指出上述装置中标示出的仪器名称:① ② ③
(2)实验时,将取一定质量粉碎后的“鱼脑石”放进锥形瓶中,将A和B装置进行连接,从分液漏斗处加入稀盐酸。
思考:B装置中广口瓶上方要放一定植物油的原因是 。
(3)若装置A中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不宜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号)。
①用容积较小的锥形瓶 ②减慢液体的滴加速度
③加热反应物 ④降低液体反应物的浓度
[反思交流] 小力同学在B右侧装置中收集到40mL水,他认为反应中产生了40mL气体,但小华同学认为,即使按正确操作进行实验,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不止40mL你认为他做出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你觉得谁的说法正确?
如果实验证明了小力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认为“鱼脑石”中一定含碳酸钙吗?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理由是 。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小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40cm长的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的铜丝加热1min~2min。停止加热后冷却,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得出结论。
(1)冷却后,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 ;② 。
(2)你对上述实验现象的解释是: 。
(3)请写出铜丝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为改善城市环境,提升生活质量,我市陆续使用天然气,乙醇汽油等清洁能源.
(1)我市区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如下:
①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是可再生的能源
B.气体燃料的利用率更高
C.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②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75%和82.3%,通过该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用天然气作燃料比液化石油气更环保的理由 。
③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天然气开采后需经过除杂、添加无毒臭味剂、减压等处理后才能输送到市民家中.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天然气减压后体积会膨胀的原因 。
在其中添加无毒臭味剂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
(3)为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我市将逐步推广乙醇汽油的使用.所谓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
①乙醇汽油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填写字母编号)
A.氢气 B.煤 C.乙醇汽油 D.煤气(主要含CO)
(4)前几天小明得知自己家里也要将管道煤气由石油液化气(主要成分是丁烷)改为天然气,,为此他们家要进行灶具和燃气泄漏报警器的调整.请和他一起完成:
①丁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丁烷化学式:C4H10)
②若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数比.改为天然气后,同体积燃料燃烧消耗空气的体积将 (填“增大”或“减小”),则灶具的调整方法是减小 (填“燃料”或“空气”)的进气量;
③燃气泄漏报警器的位置要从低于灶具的地方移到高于灶具的地方,其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