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实验1、实验2回答下列问题:
(1)看实验1,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一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答一条即可) 。
(2)看实验2,说明浓硫酸具有 性,因此,在取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如果不心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其中第二步处理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 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的质量(g) | 20 | m | 16 | 14 |
反应后的质量(g) | 4 | 6 | 60 | 50 |
A.m的数值为64
B.若W为水,则X或Y必定为酸或碱
C.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
D.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如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
| 试管内物质 | 胶头滴管内物质 |
A | 氢氧化钠固体 | 水 |
B | 氧化铁 | 稀盐酸 |
C | 氯化钡溶液 | 稀硫酸 |
D | 二氧化碳 | 氢氧化钠溶液 |
下列方框内是对某一主题知识的描述,其内容有错误的一组是:
A | 性质与用途 | B | 安全常识 |
N2性质稳定——用作保护气 Al(OH)3——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 室内装修污染——由甲醛引起 煤气中毒——由一氧化碳引起 | ||
C | 元素与人体健康 | D | 物质的除杂 |
缺钙——易患贫血 缺铁——易患骨质疏松或佝偻病 | 除去NaCl中的Na2CO3——加盐酸 除去铜粉中铁粉——用磁铁吸引 |
氢氧化铯(CsOH)是一种可溶性强碱,被称为碱中之王。氢氧化铯不仅具有碱的通性,氢氧化铯溶液还能与铝、锌等金属反应生成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sOH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CsOH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C.CsOH与硫酸反应生成盐的化学式为CsSO4
D.能与锌和铝反应生成H2的溶液不一定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
D.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