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是本年度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日,主题为“能见蔚蓝”,“能”意味着可再生能源能够带来改变,“蔚蓝”代表每个人对告别雾霾、寻回蓝天的期待,应对当前中国最紧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作为一名中学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
B.人走灯灭、节约用纸
C.将废纸、汽水瓶等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
D.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制贺卡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粗盐提纯 B.葡萄酿酒 C.冰雪融化 D.酒精挥发
(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a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并进行如下操作。
(1)滴加硝酸银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M的成分______(填化学式);
(3)M中与硝酸银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为X,列出求解x的比例式______;
(4)加入的氯酸钾质量为______
(5)加入硝酸银溶液质量分数为_______。
(6分)小鹏与小明做完酸、碱、盐相关性质实验后,很感兴趣地把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倒入一个烧杯中,看到有大量气泡生成。他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很好奇,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①Na2S04、Na2C03
猜想②Na2S04
猜想③Na2S04、H2S04、Na2C03
猜想④Na2S04、H2S04
上述猜想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猜想______(填序号)。
【实验探究】
(1)小鹏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发现溶液颜色无变化,据此,他认为猜想②是正确的。请你对他的结论进行评价______。
(2)小明向盛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溶液,振荡,溶液变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探究,你认为猜想______(填序号)是正确的。
【拓展应用】工厂与实验室的酸性废水必须处理至中性再排放,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4分)A—E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这六种物质问存在下图所示的关系(“→”表示转化关系,“—”表示反应关系)。其中A、B两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可得到厨房内常用的一种调味品;C在农业上可用来配制波尔多液,且C和D反应可制得B。
(1)E的化学式为_______,D物质的俗名是______
(2)C与A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转化成C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