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7分)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氢气燃烧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

(7分)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氢气燃烧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下列实验中,水用来隔绝空气的是          (填字母序号)。

满分5 manfen5.com

(3)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将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任写一种)

③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的是       ,此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2H2 + O2点燃 2H2O (2)D (3)①t1 ②增加溶剂(降温等) ③甲 大于 【解析】 试题分析:(1)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 + O2点燃 2H2O (2)A、水是用来溶解物质,B、是为了防止生成的高温融化物溅落瓶底,使瓶底受热不均匀而炸裂,C、水是作为反应物,D、水用来隔绝空气,防止白磷自燃,故选D (3)①根据溶解度曲线,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根据溶解度曲线,物质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将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增加溶剂(降温、蒸发水分) ③根据溶解度曲线,物质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物质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的是甲; 因为乙在降温过程中只是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的溶质、溶剂之间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仍然跟在t2℃时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而甲即使降温到t1℃,溶解度还是要大于乙在t2℃时的的溶解度,故此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水的作用,溶解度曲线的意义,饱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5分)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等。为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目前,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       (填一种即可)。

(2)石油是人类宝贵的资源,石油经过炼制加工后可以制成有机合成材料。下列用品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羊毛衫      B.陶瓷餐具       C.纯棉帽子        D.塑料玩具

(3)“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2NO+2CO满分5 manfen5.comN2+2CO2,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         在空气中含量最高;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中毒的是        

 

查看答案

(4分)春暖花开,同学们举行野炊活动,携带了铁锅、鸡蛋、面条、西红柿、食用油、食盐、味精、食醋、去污粉(有效成份为碳酸钠)等物品。

(1)所带的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填写所选食物的名称)。

(2)小红将装食盐、去污粉的瓶子混淆了.小强建议,用所带物品中的          (填所携带的物品名称)就可以将它们区分开来。

(3)小明生火后小心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主要原因是       

A.避免铁锅被烤坏         B.避免食物烤糊了          C.使用外焰加热

(4)煮汤时,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咸味如何,是因为溶液具有        (填写一条性质)。

 

查看答案

(3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____;

(2)镁离子           

(3)3个氧分子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Cl  BaCl2   Na2CO3         B.KNO3  HCl  CaCl2

C.H2SO4 FeCl3   NaNO3         D.NaOH  HNO3   NH4NO3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所对应的两种方案均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方案一

方案二

A

除去木炭粉中的氧化铜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B

分离NaCl和CaCO3的混合物

溶解,过滤,蒸发滤液

加足量稀盐酸,蒸发

C

检验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

分别测溶液的pH

取样,加FeCl3溶液

D

鉴别化肥NH4Cl和NH4NO3

取样,加水溶解,观察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