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10分)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 (1)小明同学在家里利用替代品进行相关实验。如:...

(10分)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

满分5 manfen5.com

(1)小明同学在家里利用替代品进行相关实验。如:配制较多溶液时用玻璃杯代替如图1所示的仪器中的

        (填仪器名称,下同);搅拌时用筷子代替        

(2)①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②小明同学选用片状的鸡蛋壳和       (填一种厨房调味品)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矿泉水瓶、玻璃杯、橡皮塞、导管、止水夹等组装了如图2所示甲、乙气体发生装置.比较甲、乙装置,甲装置的优点是     (填序号)。

A.反应过程中可以添加固体药品           

B.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③选用甲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填序号)。

A.块状的胡萝卜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

C.粉末状的锌与稀硫酸制氢气               D.浓硫酸与甲酸共热制一氧化碳

④收集二氧化碳常选用装置    (填编号,下同);若收集氨气应选用装置     (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⑤下列哪些方法可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填序号)。

A.将点燃的木条伸至集气瓶中部         B.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伸至集气瓶口

C.将点燃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

 

(1)烧杯 玻璃棒 (2)① CaCO3+2HCl═CaCl2+H2O+CO2↑ ② 食醋 B ③ A ④ 丙 丁 ⑤ C 【解析】 试题分析:(1)很多化学实验仪器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都可以找到替代品,如:配制较多溶液时用玻璃杯代替如图1所示的仪器中的:烧杯;搅拌时用筷子代替:玻璃棒 (2)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② 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的原理,是利用碳酸盐和酸反应,故可选用片状的鸡蛋壳(成分中含碳酸钙)和食醋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组装了如图2所示甲、乙气体发生装置.比较甲、乙装置,甲装置的优点:通过提动矿泉水瓶,控制固体和液体接触、分离,故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选B ③选用甲装置应是块状或颗粒状固体和液体反应,故可以进行的实验是块状的胡萝卜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B和D都需要加热,故不可以,C是粉末状固体,也不行,故选A ④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故收集二氧化碳常选用装置丙(向上排空气法);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故收集氨气应选用装置丁(向下排空气法) ⑤ 根据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点燃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故选C 考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6分)过氧化钙(CaO2)难溶于水,常温下稳定,在潮湿空气及水中缓慢放出氧气,广泛应用于渔业等领域。下图是以大理石(含Al2O3及其他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杂质)等为原料制取CaO2的流程图:

满分5 manfen5.com

(1)操作a、b、c的名称都是             

(2)操作a的目的是                                                

(3)从滤液C中可回收的副产品的化学式为                            

(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5)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查看答案

(8分)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略去),其中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为红棕色粉末,G为最常见的金属,B、D、E均为无色气体。请回答:满分5 manfen5.com

(1)X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B物质固态时的名称是________,该固态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E→B+C:                                                           

②G与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                                ______

 

查看答案

(7分)如图所示装置的U形管左侧管内固定一小试管。

满分5 manfen5.com

(1)若右侧管内挂的是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向小试管中滴加浓氨水,可观察到滤纸条的颜色变化是                      ;若先在小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固体,再进行上述实验操作,则可在更短的时间内观察到滤纸条有相同的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2)若右侧管内挂的是石蕊试液浸泡过的滤纸条,其中一条是湿润的,一条是晾干的。向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中滴加稀硫酸,写出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证明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的现象:                                                  ;要让气球明显变瘪,可用针筒向U形管内注入足量的                      溶液。

 

查看答案

(7分)如图如示,若将稀H2SO4比作初三学生在“应急演练”中,要从楼顶入口处由上至下疏散到出口处,各层都有三道门(各层间空白处为通道),稀硫酸要在每层中至少打开一道门(即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才能到达出口处,请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若按“距离最短”的原则疏散,则其疏散路线由上至下依次为(填化学式)

进口→                   →出口。若按“速度最快”(化学反应速度最快)的原则疏散,则应将上述疏散路线中第五层改为        (填写化学式),所有楼层中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共有       种。

(2)写出疏散路线上经过第三层时的物质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若将稀硫酸改为稀盐酸则无法通过第          层。

 

查看答案

(5分)下图是氯化钾和硝酸钾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图。

满分5 manfen5.com

(1)15℃时,KNO3的溶解度是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KCl的溶解度。

(2)40℃时,KCl的溶解度是         g,向100g水中加入40gKCl,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3)比较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从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任写一条)。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B.饱和KCl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C30℃时,分别将10g KCl和10g KNO3配制成饱和溶液,前者需要水的质量较多

D.分别将40℃时的KCl和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后者析出的晶体较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