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略去),其中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为红棕色粉末,G为最常见的金属,B、D、E均为无色气体。请回答:
(1)X是________或________(填化学式)。
(2)B物质固态时的名称是________,该固态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E→B+C: 。
②G与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 ______ 。
(7分)如图所示装置的U形管左侧管内固定一小试管。
(1)若右侧管内挂的是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向小试管中滴加浓氨水,可观察到滤纸条的颜色变化是 ;若先在小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固体,再进行上述实验操作,则可在更短的时间内观察到滤纸条有相同的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
(2)若右侧管内挂的是石蕊试液浸泡过的滤纸条,其中一条是湿润的,一条是晾干的。向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中滴加稀硫酸,写出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证明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的现象: ;要让气球明显变瘪,可用针筒向U形管内注入足量的 溶液。
(7分)如图如示,若将稀H2SO4比作初三学生在“应急演练”中,要从楼顶入口处由上至下疏散到出口处,各层都有三道门(各层间空白处为通道),稀硫酸要在每层中至少打开一道门(即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才能到达出口处,请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1)若按“距离最短”的原则疏散,则其疏散路线由上至下依次为(填化学式)
进口→ → → → → →出口。若按“速度最快”(化学反应速度最快)的原则疏散,则应将上述疏散路线中第五层改为 (填写化学式),所有楼层中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共有 种。
(2)写出疏散路线上经过第三层时的物质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若将稀硫酸改为稀盐酸则无法通过第 层。
(5分)下图是氯化钾和硝酸钾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图。
(1)15℃时,KNO3的溶解度是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KCl的溶解度。
(2)40℃时,KCl的溶解度是 g,向100g水中加入40gKCl,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
(3)比较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从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任写一条)。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B.饱和KCl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C.30℃时,分别将10g KCl和10g KNO3配制成饱和溶液,前者需要水的质量较多
D.分别将40℃时的KCl和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后者析出的晶体较多。
(3分)近年来,“白色污染”、“水污染”、“雾霾”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雾霾产生的一条原因; 。
(2)水污染有很多危害,写出其中的一条; 。
(3)怎样减少白色污染(答出一点即可): 。
(5分)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
(1)用化学符号和有关数字表示:4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3个铵根离子_________
(2)指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
2Cu ;S2﹣ 。
(3)某含氟牙膏中含有一种化学式为Na2FPO3的物质,已知其中的F元素为﹣1价,则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