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13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1)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13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满分5 manfen5.com

(1)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A装置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择图中的       (填“甲”、“乙”或“丙”)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满分5 manfen5.com

(2)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图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②打开K1、K2、K3,通入氧气,检验氧气已充满整个装置的方法是             

关闭K1、K2、K3,2天后观察到:B处铁丝表面布满铁锈,D处铁丝依然光亮,E中铁丝表面有部分铁锈。

实验结论:铁生锈主要是铁与                       发生反应。

③B、E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影响铁生锈快慢的一种因素是               

 

(1)乙(2分) 2H2O22H2O+O2↑(3分) (2)①干燥氧气(2分)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K3导管口,木条复燃(2分) ;氧气,水(各1分) ③氧气的含量(浓度)(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要控制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择乙图,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2)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氧气中的水分;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K3导管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充满整个装置;铁生锈主要是铁与氧气和水发生反应;③B、E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影响铁生锈快慢的一种因素是氧气的含量。 考点:气体的制取和干燥,铁生锈条件探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9分)甲、乙、丙、丁为初中常见的物质,丁是甲与乙、乙与丙反应的生成物之一,关系如图,其中“→”表示转化关系。

满分5 manfen5.com

(1)若甲、丙都含有氢元素,乙为O2,丙为最轻气体,则甲可能是        (填化学式,下同)。

(2)若甲、丙都含有碳元素,甲是黑色固体单质,丁为红色金属单质,则丙是        

(3)若丁为NaCl,乙为酸,甲、丙分别是碱和盐,则丙可能    

写出甲和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11分)合成氨对社会发展贡献巨大。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如图6:

满分5 manfen5.com

(1)分离液态空气可得到氮气,此过程是        变化(填“物 理”或“化学”)。

(2)图中制取氢气的主要过程是C+H2O满分5 manfen5.comCO+H2,它是     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

(3)写出N2和H2反应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_。

(4)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  和____    

(5)液氨常用来制取化肥氯化铵(NH­4Cl),氯化铵属于       肥(填化肥的种类)。

 

查看答案

(14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水源清洁

(1)硬水给人们带来许多危害。日常生活中可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能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2)家用净水器用活性炭作净水剂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金属应用

(3)水银温度计能测量体温的高低,请用微粒观点解释                  

(4)硬铝是铝镁合金,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其中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镁离子符号是          。空气治理未经处理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

满分5 manfen5.com

(5)有害气体中的CO、NO通过以下反应转化为无害气体,反应的化学程式为2CO+2NO满分5 manfen5.com2C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             

(6)烟尘中PM2.5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A.减少户外活动

B.采用焚烧法处理垃圾

C.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查看答案

下表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二氧化碳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将粗盐研碎、溶解、蒸发

D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少量的硫酸铜

加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查看答案

图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