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江西)防治佝偻病和骨质疏松需适量补充的元素是( )
A.钠
B.碘
C.钙
D.硒
(2014广东广州)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马铃薯
B.鲫鱼
C.花生油
D.西瓜
(2014山东烟台)2013年11月,某快递公司违反国家规定快递有毒化学品,因化学品泄漏,导致多人伤亡,被称为“夺命快递”.“夺命快递”中的化学品是氟乙酸甲酯(化学式为C3H5FO2),是有毒液体,在染料、医药、农药等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
(1)氟乙酸甲酯中碳、氢、氟、氧的质量比是________.
(2)有人说这“都是化学惹的祸”,你如何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成人接触400mg氟乙酸甲酯就会急性中毒.如果检测到被氟乙酸甲酯污染的某物品上含有氟元素57mg(氟元素都来自氟乙酸甲酯),通过计算说明接触该污染物品的成年人会不会急性中毒.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浓度为10%的盐酸加入到10g水垢中,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看出,10g水垢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是________g.
(2)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假设水垢中除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外,不含有其他杂质,溶解10g水垢,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质量是多少?(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14江苏连云港)在一堂化学实验课上,老师为每组同学分别提供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让他们用1%的稀盐酸来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以下是几组同学的设想及做法:
(1)甲组同学的实验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请回答:
①酚酞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②边滴加稀盐酸,边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
③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了稀盐酸7.3g;则甲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
(2)乙组同学的设想是: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通过用pH试纸多次测定溶液pH的办法,达到实验目的.
①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将pH试纸剪成几段节约使用
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
C.将pH试纸放在干净的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将pH试纸润湿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②由于用pH试纸需多次测定,较繁琐,且所测数值不够精确.在老师指导下,乙组同学取了5g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数字化实验,由计算机描绘出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简单表示为如图所示).
请回答:图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乙组同学要计算出本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除了要用到已有数据外,你认为还需要的数据是________.
(3)丙组同学在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这一“异常现象”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实验证明:该组用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________;若要除去溶液中变质生成的杂质,请简要写出你的实验方案:________.
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已知:CuO+H2SO4=CuSO4+H2O)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C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写出物质E和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如图所示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E的原因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