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的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B是常用调味品,E、F的俗称分别是熟石灰、纯碱.
结合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物质的分类中,D属于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写出B、E的化学式:B________,E________.
(3)图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没有明显现象.为了判断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1)根据上述现象,小明得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小白认为小明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其理由是________.
(2)小白利用pH试纸测反应后溶液的pH,以确定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请你选用其他试剂再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要求写出选用的试剂、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________.
(3)小白为了继续探究“在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pH是如何变化的”这一问题,进行如下实验: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盐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表:
盐酸的体体/mL | 0 | 10 | 19.5 | 20 | 20.5 | 30 | 40 |
pH | 13 | 12 | 10 | 7 | 3 | 2 | 1 |
下图中能合理表示该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的是________.
为测定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在图所示的小烧杯中装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其温度;另取一定量的硫酸,测其温度,并缓慢地倾入小烧杯中,边加边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记录溶液温度的变化.甲、乙、丙三位同学准备选择以下试剂进行实验:
| 使用的NaOH | 使用的H2SO4 |
甲 | NaOH固体 | 稀H2SO4 |
乙 | NaOH溶液 | 浓H2SO4 |
丙 | NaOH溶液 | 稀H2SO4 |
甲、乙、丙三位同学中,有两位选择的试剂是错误的.从溶液温度改变的因素考虑,指出错误的原因:
(1)________同学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
(2)________同学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
(2012河北)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老师给大家变了一个魔术——使“水”变色的杯子.操作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水”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杯内涂抹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溶液.
(2)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
(3)最终溶液为无色,能否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
(2014江苏南京)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
(1)开始时________管溶液呈红色.
(2)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全部呈无色,除酚酞外,此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名称为___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013江苏苏州)向一定体积的NaOH稀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溶液pH变化的曲线合理的是(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