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将1.5 g混有铜粉的镁粉投入100g11.76%的稀硫酸中,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收集0.1 g气体。过滤后,向所得溶液滴入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滴入时无沉淀生成,滴加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当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0g时,恰好得到最多的沉淀量2.9 g。试求:
(1)原混合物中镁的质量分数;
(2)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至0.01%)
(3)请画出平面直角坐标图:要求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横坐标,产生沉淀的质量为纵坐标,并且标示出起点、折点的坐标
(10分)辰辰家住在山青水秀的盘山脚下,几年前,村里为了发展经济,在村边建起一座氮肥厂。近段时间,辰辰发现村里的井水,在烧水或用碱性洗衣粉洗衣服时,总闻到水里散发出一股与氮肥厂附近相似的刺激性气味。
【作出猜想】联想到所学的化学知识,辰辰猜想可能是氮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了井水。
他猜想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交流】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帮助辰辰归纳污染物的化学性质:
(1) ________;(2) __________ 。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辰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从氮肥厂取来氮肥作为样品;
(2)取适量样品放入玻璃杯中,加入井水充分溶解。将所得溶液分为2份;
(3)一份加入碱性洗衣粉,搅拌后闻气味;另一份加热后闻气味。
【反思评价】辰辰的实验方案存在着问题,你认为应怎样改进? 。
【获得结论】辰辰通过改进后的实验,确认是氮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了井水。
【探究启示】目前该村村民还需饮用井水,请你提出一条简便的处理方法: 。
(4分)在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对某些药品,为了更明确性质,可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一闻气味或尝一下药品的味道
B.打碎的玻璃仪器,要用一只专门的废物箱盛装,集满一箱后,送到废品收购站
C.用双氧水制氧气后的废液需要回收,然后集中静置、过滤、晾干,获得的二氧化锰固体可供下次实验使用
D.实验室剩余的药品不要随意丢弃,可拿回家继续做实验
E.可将废酸液和废碱液互相混合,混合后测其pH约为7,再用水稀释后即可排放
F.做实验时,为了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应尽可能多的添加药品以便观察
G.做完实验离开实验室前,应关闭水管和电源,将试验台物品整理干净
(6分)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①是中和反应,乙是一种红色粉末,“→”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 ;
(2)B→D的基本反应类型: ;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10分)依据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其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t2℃时X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若将t1℃时340g 20% X溶液浓缩成40%的溶液,应蒸发__________g 水。
(3)如图乙所示,20℃时向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固体物质A,若Z的饱和溶液中有部分溶质析出,则加入的固体A可能是____________;将Z的饱和溶液换为Y的饱和溶液,重复上述实验操作,若观察到Y的饱和溶液中同样有部分溶质析出,则加入的固体物质A可能是____________。
(7分)下表是100 g某食品的部分营养成分(其它成分不能提供热量):
总热量 | 蛋白质 | 糖类 | 油脂 | 水 | 钠 | 磷 | 钙 | |
1984 kJ | 50 g | 20g | 待测 | 5g | 4.6 mg | 3.3 mg | 8mg | |
(1)该食品所含的有机营养素是 __ ;每100 g该食品中所含营养成分质量最大的是 __ 。
(2)上表中钠、磷、钙指的是 (选填“单质”、“元素”、“离子”);
(3)若该食品中的钙以碳酸钙的形式存在,则100 g该食品中,碳酸钙为 mg;
(4)假设食物的总热量是由蛋白质、糖类、油脂提供的,单位质量的蛋白质、糖类、油脂完全氧化放热约为:油脂 38 kJ/ g 、蛋白质 20 kJ/ g、糖类 15 kJ/ g。
根据此数据计算,理论上100 g该食品中油脂的质量为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