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缺铁性贫血病需适量补充的元素是
A、钠 B、碘 C、钙 D、铁
雾霾天气严重威协着人体健康,下列各项与形成雾霾无关的是
A.工业粉尘 B.太阳能发电 C.火山爆发 D.汽车尾气
北海涠洲岛火山口岩石中含有硫、磷、氧、钙、镁等。这里所说的“硫、磷、氧、钙、镁”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离子
下列不能支持镁燃烧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氦气
(10分)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主要原理是:I.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CO2,使氨气、水和CO2发生化合反应而生成NH4HCO3溶液;II.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食盐细粒,充分搅拌,会析出溶解度较小的小苏打固体并得到化肥溶液;III.加热析出的固体制取纯碱。此法经过调整并应用于化工产业,某化工企业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请完成下列填空:
(1)“联合制碱原理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在如图的流程中,先加Ca(OH)2溶液的目的是 ,再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
(3)“操作1”的名称是 ,“氨化溶液”后,溶液的pH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从而有利于吸收“气体A”,气体A为 (填名称)。
(4)利用“270℃以上小苏打完全分解,纯碱受热不分解”的性质,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所购纯碱(假设所含杂质均为小苏打)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20.00g干燥的固体样品放入坩埚,300℃恒温加热至质量不变,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量残留固体质量为19.38g。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计算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5分)中和反应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事实不能表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是
A.向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温度升高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质量增大
C.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红色褪去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pH<7
(2)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课外研究时做了如下实验: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慢慢滴加Ba(OH)2饱和溶液至过量,并测定了其溶液的温度、电导率变化曲线。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请写出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稀硫酸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其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 (填微粒符号),当加入质量为m1g的Ba(OH)2溶液时,溶液导电性几乎为0,其原因是 。
③经过实验探究他们对中和反应的现象进行了归类并提出猜想:
I酸碱溶液混合时无明显现象,如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II酸碱溶液混合时产生白色沉淀,如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Ⅲ请你模仿I和II,再举出一种酸碱中和有明显现象的实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