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6分)酸、碱、盐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从微观角度看...

(6分)酸、碱、盐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从微观角度看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的思维方式之一。图表示生成氯化钠的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微观实质是   

满分5 manfen5.com

(2)对比学习有利于发现事物的共性与个性。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内容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实验现象

A试管内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镁带表面观察到的现象是   

C、D两试管中均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E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白色沉淀;

F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结论

酸的很多反应通常在水溶液中才能完成。

 

不同的酸根会导致酸的“个性”有差异。

请分析上述现象并回答:

清洗试管时,将C、F两试管中的无色液体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废液缸,废液缸中立刻冒气泡并出现白色沉淀。废液缸里最终产生的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硫酸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白色沉淀中可能还含有    (填化学式)

 

(1)①NaOH+HCl=NaCl+H2O;OH-与H+结合生成 H2O分子 (2)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或冒气泡; 实验结论: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或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 Na2SO4+BaCl2=2NaCl +BaSO4↓;BaCO3 【解析】 试题分析:(1)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的是中和反应,生成的是氯化钠和水,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的过程; (2)金属会镁反应会生成氢气,现象是产生大量的气泡;稀盐酸、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均会产生大量的气泡,说明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试管中一定含有硫酸钠,F中含有氯化钡和盐酸,硫酸钠和氯化钡会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硫酸钡沉淀:Na2SO4+BaCl2=2NaCl +BaSO4↓;由于C试管中碳酸钠不确定是否过量,如果碳酸钠过量,碳酸钠与氯化钡会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 考点:中和反应,实验探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6分)我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于2015年1月1日施行,体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1)①近期许多城市出现雾霾天气,形成雾霾是空气中PM2.5含量的增加。PM2.5指的是

a.SO2          b.CO         c.NO2        d.可吸入颗粒物

②治理被酸雨侵蚀的酸性土壤,可加入适量的    (填字母)。

a.KCl       b.Ca(OH)2       c.SiO2

(2)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该物质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3)二氧化氯(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工业上将氯气(Cl2)通入亚氯酸钠(NaClO2)溶液中反应来制取二氧化氯,同时生成氯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8分) 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4)少量硫酸铵固体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研磨:     

 

查看答案

已知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反应原理为2CO2+2Na2O2=2Na2CO3+O2。在密闭容器中,将6.6gCO2与一定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气体变为3.8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8g气体全部是O2         

B.3.8g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后,气体减少2.2g

C.反应后的固体是混合物      

D.生成Na2CO3的质量为15.9g

 

查看答案

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下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

 

查看答案

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理论上析出的少量金属是

A.Ag            B.Cu            C.Fe和Cu       D.Cu和Ag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