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我们学习过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知道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确定发生装置需要考虑的两个因素有 (填序号);
A.反应物的状态 B.气体的密度
C.反应的条件 D.气体的溶解性
(2)某实验室的仪器柜里有如下仪器:
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时,不可能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
(3)老师问:“如果实验室在没有大理石的情况下能否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呢?”,大多数同学认为可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完成该实验,有四位同学组装了以下发生装置,你认为最合适的一套装置是 (填序号),该装置的最大优点是 。
(4)某实验小组还利用下图装置对实验室制取的速率快慢进行了研究。他们实验时所用的试剂和使用的反应条件如下表所示:
实验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部分如下表,请根据表中信息帮助填写完整。
实验探究时,他们每次收集气体均为40mL,则实验中他们还应记录的实验数据是 。
下图是根据某次实验数据作出的和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在80秒以后,产生
逐渐减慢的可能原因: 。
(5分)硝酸钾与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时,两物质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
(2)℃时,两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
℃,析出固体质量较大的是 的溶液;
(3)℃时,将100g水加人盛有50g氯化钾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氯化钾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保持温度不变,往该烧杯中再加入10g水,充分搅拌后,氯化钾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欲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应满足的温度范围是 。
(4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离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1)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反应前后共有4种原子
B.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D.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
E.该化学反应中,甲、丁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3
(2)胃酸过多须服用抗酸药。下表为两种抗酸药的有效成分及其构成微粒:
由于抗酸药有效成分不同,起抗酸作用(即消耗胃液中盐酸)的微粒也有差异。
①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下同);
②铝碳酸镁与盐酸的反应为:。
则铝碳酸镁起抗酸作用的两种微粒是 、 。
(8分)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工业上用赤铁矿在高温条件下炼铁的原理: ,该反应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 ,该反应是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氯化铵晶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会生成一种氨臭味的气体; ,检验该气体可用 试纸;
(4)燃煤释放的二氧化硫气体被飘尘吸附后容易发生氧化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飘尘起 作用。
(3分)在下表栏目空格内,填写正确的名称、化学式、类别(填“有机化合物”、“酸”、“碱”、“盐”)。
下列图像与对应实验完全吻合的是
A.图①表示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
B.图②表示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人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图③表示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D.图④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加人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