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和
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氧原子。下面甲、乙两图分别是氮气与氧气、氧气与氧气在雷电天气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和“
”的元素组成相同,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2)结合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A到B或由C到D变化的实质是______。
(3)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反应类型___________。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
(1)A实验的错误之处有________________(答出2条)。
(2)B实验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式填写下列空白:
(1)可做制冷剂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_。
(2)可导电的非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_。
为探究燃烧条件,设计如右图甲、乙两个实验。请回答:
(1)乙和甲相比,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2)两个实验中,红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根据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对比甲、丙,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B.对比乙、丙,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C.对比甲、乙,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D.对比丙、丁,说明铁在水面附近生锈的速度最快
关于右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b-a)g
D.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