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许多植物的果实和花瓣中含有色素。现提取几种植物的果实或花瓣的汁液,分别用不同pH值的溶液逐一检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植物的汁液 | pH<7 | pH=7 | pH>7 |
牵牛花 | 红色 | 紫色 | 蓝色 |
胡萝卜 | 橙色 | 橙色 | 橙色 |
玫瑰 | 浅红色 | 浅红色 | 绿色 |
(1)与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石蕊的变色原理相似的是 (填植物的名称)。
(2)某同学做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因为无明显现象不能判断何时反应恰好完全进行。了解表格中的信息后,他有了主意:他将5%的氢氧化钠溶液10mL放入锥形瓶中,滴加了2滴玫瑰汁振荡,然后用滴管逐滴滴加(边滴边振荡)5%的稀盐酸至液体刚好变成了 色,该同学判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3分)下图表示某物质在水(a)和酒精(b)中的溶解度曲线。
(1)40℃时,该物质在酒精中的溶解度为 。
(2)影响该物质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 。
(3)40℃时,其饱和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0%(填“>”、“=”或“<”)。
(3分)用微粒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5个氢原子
(2)3个钙离子
(3)硝铵
铁、氯化铜、石灰水、稀盐酸、石灰石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类型或主要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处产生白色物质
B.b处生成蓝色沉淀
C.c处发生复分解反应
D.d处产生气泡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下图所示实验不能实现探究目的的是
A.甲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B.甲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D.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下列最适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A.粉末状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 B.高温灼烧块状石灰石
C.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D.粉末状碳酸氢钠和稀硫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