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爆鸣气遇明火爆炸
C.酒精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D.汽油燃烧
有一种石灰石样品,其中含有的杂质是二氧化硅(它是一种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耐高温的固体物质),某同学想测定该样品的纯度,他取用2 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20 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稀盐酸的质量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第一次加入5 g | 1.315 g |
第二次加入5 g | 0.63 g |
第三次加入5 g | 0.3 g |
第四次加入5 g | 0.3 g |
(1)2 g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质量是 g;
(2)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为 ;
(3)100 kg这种纯度的石灰石充分煅烧后,可得到固体多少千克?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验证——以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中和反应为例.
[实验药品]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
[实验仪器]试管、滴管、10 mL量筒等.
[设计方案并实验]
小江同学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 mL稀硫酸,逐滴加入 溶液,振荡后,再滴入V1 mL 溶液,实验过程中无气泡逸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伟同学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 mL稀硫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滴入碳酸钾溶液,有气泡逸出,继续滴加碳酸钾溶液至恰好无气泡时,共消耗碳酸钾溶液V2 mL.
小明同学的判断:小江的实验说明能用碳酸钾溶液来验证;小伟的实验不能说明,需要补做一个实验才能说明.
补做实验并判断:另取一支试管,加入2 mL稀硫酸,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判断依据).
[结论]能用碳酸钾溶液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
[反思]在小江的实验中,碳酸钾溶液的作用是 (填字母序号).
A.仅是反应物 B.相当于指示剂 C.作催化剂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② .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反应原理是(写化学方程式) .
(3)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水溶液叫氢硫酸,硫化氢有剧毒。
①收集硫化氢气体时应选用 装置(填字母序号);
②实验室用硫化亚铁与稀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同时生成氯化亚铁,写出制取硫化氢的化学方程式 ;
③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制取硫化氢后应采取的措施是 .
下图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白色固体,甲是黑色固体,B为气体单质、C和乙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E为最常用的金属单质之一,H是一种红褐色沉淀.(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1)物质D的化学式 .
(2)甲在反应①中所起的作用是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中可得出一些相关信息。
(1)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填“相等”、“不相等”或“不能确定”).
(2)a、b两种物质一定量的饱和溶液由t2℃升温到t3℃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
(3)在t1℃时,60 g水中溶解a物质mg后就不能再溶解了,则溶解a物质mg后形成的溶液属于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用含m的计算式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