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可以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① 下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溶解度(g/100g水) | 13.3 | 31.6 | 63.9 | x | 169 | 246 |
Ⅰ.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8) g/100g水。
Ⅱ.40℃时将31 g KNO3固体放入50 g水中,所得溶液为 (9)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降温到20℃能析出固体 (10) g。
Ⅲ.为测定x的值,取4份60℃的水各50 g,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 甲 | 乙 | 丙 | 丁 |
KNO3质量/g | 40 | 50 | 60 | 70 |
H2O质量/g | 50 | 50 | 50 | 50 |
溶液质量/g | 90 | 100 | 105 | 105 |
由实验可知 (11)
A.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80%
B.乙恰好形成60℃时的饱和溶液
C.丙和丁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g/100g水
② 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如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 (12)
A.小于40℃ B.等于40℃ C.大于40℃ D.无法确定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按照要求完成填空:
① 空气中可供人类呼吸的气体是 (1) 。
② 家庭中可用活性炭作为冰箱除味剂,是因为它具有 (2) 作用。
③ 草木灰(主要含碳酸钾)浸出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片看到火焰呈 (3) 色。
④ 尿素[CO(NH2)2]是一种优质的 (4) 肥(填“氮”、“磷”或“钾”)。尿素的摩尔质量为 (5) ,1.5mol的CO(NH2)2分子中约含有 (6) 个碳原子。
⑤ 给试管里的胆矾晶体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 (7) 。
向含CuCl2和HCl混合溶液100g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物质的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B.M点溶液和P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同
C.整个反应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D.沉淀完全时,m1的数值为120
分别把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加入水中,最终可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A.Na2CO3、Ca(OH)2、HCl B.KNO3、FeCl3 、HCl
C.AgNO3、HCl、HNO3 D.Ba(NO3)2、Na2CO3、H2SO4
要证明水煤气中含有H2、CO、水蒸气,混合气体通过下列试剂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无水硫酸铜 ②澄清石灰水溶液 ③灼热的氧化铜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①③①② D.①③②①
某同学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用稀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的过程见下图。下图所加试剂①②③依次是
A.稀氢氧化钠溶液、石蕊试液、稀盐酸
B.稀盐酸、石蕊试液、稀氢氧化钠溶液
C.稀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稀盐酸
D.稀盐酸、酚酞试液、稀氢氧化钠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