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9分)某化学课题小组的同学在学习完了酸、碱、盐后想探究它们之间的性质,他们来到...

(9分)某化学课题小组的同学在学习完了酸、碱、盐后想探究它们之间的性质,他们来到实验室,发现一瓶久置的“碱石灰”(碱石灰的成分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于是他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满分5 manfen5.com

【提出问题】:滤液C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小龙同学认为溶质是NaOH,小江同学认为溶质是Na2CO3,小美同学认为溶质是NaOH、Na2CO3,你认为溶质是                        

【过程与评价】:

(1)小江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取滤液C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滤液C中溶质是Na2C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小江同学的评价是否正确?原因是什么————--;

(2)小美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取滤液C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静置,向上层清夜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滤液C中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小美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同学们的实验证明,小江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则滤液C中的溶质是______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还发现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综合对滤液和滤渣成分的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①样品中一定含有NaOH ②样品中一定含有Na2CO3 ③样品中含有NaOH、CaO中的一种或两种

 

【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过程与评价】(1)Na2CO3+2HCl==2NaCl+H2O+CO2↑ 不正确 若溶液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加足量盐酸也会产生气泡 (2)CaCl2+Na2CO3==CaCO3↓+2NaCl 不正确 若氯化钙量少,碳酸钠没能完全反应,也能使酚酞变红 (3)氢氧化钠、碳酸钠 ②③ 【解析】 试题分析:【猜想与假设】因为过滤后,在滤渣B中滴加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故样品加水,发生了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故滤液C中的溶质可能有三种情况:两者恰好反应,只有NaOH;若碳酸钠过量,则有氢氧化钠、碳酸钠;若氢氧化钙过量,则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过程与评价】(1)取滤液C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滤液C中溶质是Na2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小江同学的评价不正确,原因是:若溶液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加盐酸是先和氢氧化钠,再和碳酸钠反应,故当加的盐酸足量时也会产生气泡 (2)小美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取滤液C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静置,向上层清夜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滤液C中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小美同学的实验结论:不正确,原因是:所加的氯化钙量少,碳酸钠没能完全反应,而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所以一定要加足量的氯化钙 (3)经过实验证明,小江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则滤液C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碳酸钠;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还发现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说明样品中含有NaOH、CaO中的一种或两种,故选②③ 考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判断,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7分)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炭,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

满分5 manfen5.com

(1)仪器①的名称是       。如果该实验选择图㈠装置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图㈡装置可收集和干燥氧气:若烧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下同)端通入;若在烧瓶内装入浓硫酸进行干燥气体,气体应从     端通入。

(3)图㈢是用干燥纯净的O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③中装有碱石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图㈢中装置②已将CO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入图㈣装置进行证明,则图㈣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填字母)

A. NaOH溶液    B. 澄清石灰水      C. 浓硫酸

(5)称取5.0 g二氧化锰样品进行实验,图㈢中装置②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1.1 g,则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填计算结果)

 

查看答案

(8分)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是我国固有领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1)海水制盐。从海水制取的粗盐中含有泥沙、硫酸镁和氯化钙等杂质,为得到较纯的氯化钠,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如下操作:a.加过量的Ba(OH)2溶液;b.加适量的盐酸;c.加过量的Na2CO3溶液;d.过滤;e.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加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________。

用提纯的NaCl配制200g0.9%的生理盐水,需要NaCl的质量为           g。

①配制该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②如果配制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低于0. 9%,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个即可)

(2)海水制镁。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 。海水中本身就含有氯化镁,则①、②两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海水“制碱”。氨碱法制纯碱中生成NaHCO3和NH4Cl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查看答案

(6分)(1)运动会上常跑项目的发令枪里火药的成分是氯酸钾、二氧化锰和红磷。扣动扳机时撞针撞击火药产生热量使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并引燃红磷产生白烟。试写出这两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它的方程式为

2NaOH + X = NaClO + NaCl + H2O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4.4g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13.2g二氧化碳和7.2g水。由此可确定该有机物的组成元素是_______.若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该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查看答案

(4分)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a、b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请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将b中补充画出粒子的图形,使其表示正确;

(2)将图b补充完整,你补充的依据是                      

(3)反应物属于       (填物质分类),从微观角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是                

 

查看答案

(12分)从楚王陵中出土的铁器中发现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炒钢技术,说明中国早在公元前2  世纪就掌握了炒钢技术。炒钢是一种冶炼技术,冶炼时先将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然后靠鼓风或加进精矿粉,降低生铁的含碳量,使其成钢。由于在冶炼中要不断搅拌,好象炒菜一样,因而得名。

(1)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含碳量    (填“高”或“低”),炼得的钢是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将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并不断搅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液态生铁中鼓风(通入空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液态生铁中加进精矿粉(以赤铁矿为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波尔多液是果树生产上经常使用的一种农药,它是用胆矾、生石灰和水混合制得的,在配制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物质之所以发生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物的微粒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使微粒的结构发生改变,生成了新的物质。在上述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下同)             ,产生的新微粒是            

(5)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                      等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工人师傅在焊接钢铁制品时,通常先用稀盐酸清洗钢铁制品,原因是(用化学方程表示):                       ;而放置在空气中的铝制品却不易被腐蚀,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