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食品安全事件频繁被报道,如三聚氰胺奶粉、染色馒头等,在广大消费者中造成较大影响。...

食品安全事件频繁被报道,如三聚氰胺奶粉、染色馒头等,在广大消费者中造成较大影响。面对事件要科学分析,正确判断。你认为下列认识缺乏科学性的是

A.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并不一定对人体都有危害

B.食品安全事件都是化学惹的祸

C.质检部门要加强监测力度,我们要学会辨别并主动远离有毒有害的物质

D.要合理膳食,使人体中各种常量、微量元素保持收支平衡

 

B 【解析】 试题分析:A、食品中使用化学添加剂并不一定对人体都有危害,只要合理使用,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具有科学性;B、食品安全事件是人们对化学产品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与化学本身无关,缺乏科学性;C、质检部门要加强监测力度,我们要学会辨别并主动远离有毒有害的物质,具有科学性;D、要合理膳食,使人体中各种常量、微量元素保持收支平衡,具有科学性。 考点:本题考查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均衡营养与健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人类利用和改造物质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铁矿石炼铁     B.葡萄酿酒      C.海水晒盐      D.海水制镁

 

查看答案

将一定质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物依次通入盛有足量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实验测得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增重5.4克,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增重8.8克。试计算:

(1)混合气体中甲烷的质量(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2)混合气体中甲烷和一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混合气体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6分)同学们在初中化学实验室中,发现一瓶如图所示久置的瓶口有白色固体、瓶塞丢失的无色溶液。已知原溶液可能是NaCl、NaOH或Na2CO3三种溶液中的一种,为确定溶液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满分5 manfen5.com

(1)小张同学取待测液测得pH=10,他得出的关于溶液成分的结论是                   

(2)他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HCl,看到               ,由此小张同学认为,溶液为Na2CO3溶液。

(3)小李同学对小张同学的结论提出疑问,并进行了以下实验进行验证: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应方程式为             ,静置,(写出还需进行的操作及现象)                                     

通过实验,小李认为小张结论正确。

(4)二位同学给试剂瓶贴一新标签:Na2CO3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通过讨论认为试剂瓶原标签也可能不是Na2CO3,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查看答案

(6分)现有某黄铜(铜锌合金,假定其他成分均不与盐酸反应)样品,请从下图中选择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测定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并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2)实验要选择的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若产生的气体从左向右流,则接口的顺序为       (填接口字母代号);

(3)细心观察发现:盛装溶液的试剂瓶与收集气体的集气瓶都有磨砂部分,所不同的是集气瓶的磨砂部分位于           

a.瓶底内壁    b.瓶口边缘   c.瓶颈内壁     d.瓶底外壁

(4)仪器组装好后,在开始实验时,要先               

(5)若实验样品的质量是9.9g,实验中测定氢气的体积是1.1L(氢气密度为0.09g/L),则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查看答案

(4分)某班同学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做了五组实验。分析并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A组试管中都产生H2。若要制得较纯的H2,选稀硫酸而不选盐酸的原因是:               

(2)写出B组任一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组试管中实验现象相同,该现象是                                  

(4)上述五组实验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填序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