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同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铁遇稀硝酸可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其反应为Fe+4HNO3═Fe(NO3)3+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N2 B.N2O C.NO D.NO2
下列现象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B.铜丝导电
C.固体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
D.着火点40℃左右的白磷保存在水中
下列变化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 B.榨取果汁
C.米饭变馊 D.蛋清受热凝固
(9分)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很多同学对其产生探究兴趣.
(1)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 .
(2)配制4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
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 、转移.量取水时如俯视读数,则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将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10%,最后将氢氧化钠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备用,在标签上可以不必注明的是 (填字母)
A.40g B.10% C.NaOH溶液
(3)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4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反应后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B到C的过程中,烧杯内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②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8分)在一次用餐中,同学们对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对其成分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1)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提出问题】(1)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
(1)按如图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此结论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取沉淀于试管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写出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实验并结合资料得出氢氧化钠已变质.
(3)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过量的 BaCl2溶液 |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加入 ;
|
| 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
(4)【反思交流】判断实验操作(1)中所加BaCl2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
(5)【拓展应用】要除去实验室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少量杂质,可选择适量的___(填字母)
A.Ba(OH)2溶液 B.CaCl2溶液 C.Ca(OH)2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