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石油分馏
C.太阳能取暖 D.煤的干馏
(14分)请完成下列相关内容:
Ⅰ.实验表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
(1)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 ;铁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也容易锈蚀生成铜绿,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锈蚀除了与氧气有关外,还与空气中的 有关。
(3)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 。
Ⅱ.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实验室有一瓶放置了较长时间的过氧化钠粉末,已知发生了部分变质,同学们取3.00g变质粉末决定探究其中的成分。
【提出问题】变质的过氧化钠粉末中有哪些成分?
【查阅资料】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猜想与假设】(1)粉末成分是Na2O2和NaOH的混合物
(2)粉末成分是 的混合物
(3)粉末成分是Na2O2、NaOH 和Na2CO3的混合物
……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3.00g变质粉末于一支大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共收集到0.32g气体,然后用带火星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 | 固体完全溶解,
| 该固体样品中含有Na2O2,其质量为 g。 |
②继续向上述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 |
|
化学方程式 。 |
③将②中物质过滤,得到滤渣,将其洗涤、干燥并称量,得固体1.00g。 |
|
|
【得出结论】同学们经过实验和计算分析,该固体样品中所含物质有 。
【拓展应用】过氧化钠(Na2O2)是供氧设备中常用的供氧剂。若将15.6g过氧化钠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理论上生成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6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硫酸铜、汞、氢气三种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写化学式) 。
(2)下图表示核电荷数为11~17的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价。
①硫元素的最高正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②若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则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的代数和为 。
(3)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②该反应中A、C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
(4)下图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过程。
请你在下图圆圈中处将BaCl2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的产物补充完整:
(5分)有A、B、C、D、E、F、G、H初中常见的八种物质, 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G的组成元素相同,A中只含两种元素且质量比为1:16, F为紫红色。八种物质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F、G两种物质的化学式:F ,G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4)从微观解释D与G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10分)201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持续发展”。
Ⅰ.水的组成:
(1)用下图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b中所收集气体的为 ,化学方程式为 。
(2)下列还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 (填序号)。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水的蒸发
C.氢气还原氧化铜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Ⅱ.水的净化:
小丹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利用如下流程来净化水,最终制成蒸馏水。
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测定该河水的酸碱度常用 。
(2)A加入的物质是明矾,操作①需要用到的三种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 。
(3)操作②中选用 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
(4)小丹同学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 ,振荡,发现有少量泡沫且有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硬水。
(5)上述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填“操作①”、“操作②”或“操作③”)
Ⅲ.水的作用:
下图实验中水的作用分别是:
甲: ;乙: 。
(7分)汽车、电动车一般使用铅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使用的酸溶液是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
(1)若用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该稀硫酸时,用量筒量取水 mL(水的密度可看作为1 g/cm3)。
(2)在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 、装瓶并贴上标签。
(3)为了实验的安全,在稀释时应将 沿容器壁慢慢倒入 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 溶液。
(4)用配制的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A点对应的溶液
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C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